二、广播媒体的发展运营策略 在愈演愈烈的传媒大战中,受主客观条件影响和制约,多数广播媒体很难迅速摆脱困境,做到异军突起、一枝独秀。要克服急躁情绪和急功近利思想,树立长期坚持、长期发展的信念,审时度势,采取积极有效的运营方略,稳步推进自身改革、创新和发展。 1、要通过准确的定位,确定自身发展规划,重点解决运营思路问题 要认真了解和研究分析传媒业发展现状,了解国内外传媒市场的建设发展情况,科学分析和审视自身实际,确定自己的位置。要确定自身在国际传媒市场中的位置,在国内传媒市场中的位置,在国内同类传媒中的位置,在本地域内传媒中的位置,在本地域内同类传媒中的位置。对自身有准确的清醒的认识,明确解决“是谁”、“在哪儿”的问题。 在准确确定自身地位和位置的前提下,根据社会和媒体发展状况,根据自身实际,坚持扬长避短,确定自身发展方向。事实上是一个面向未来,明确“向哪儿去”的问题。在明确定位和发展方向的基础上,认真研究,仔细分析,科学规划,确定发展的规模、水平和步骤。明确“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2、要加强节目、队伍和制度建设,解决运营重点问题 狠抓节目建设不放松。要根据频率特点和定位,认真做好节目总体规划和布局,做好节目包装、编排,构建适应实际的频率结构,打造强势频率。要采取得力措施,从加强节目的组织策划入手,力推品牌栏目和特色节目,提高名牌节目的影响力和贡献度,尤其要根据收听要求多样化特点和受众不断提高的欣赏水平,办好专业频率和对象性节目。要加强节目生产制作各个环节的工作,建立健全节目质量建设体系和节目质量反馈体系,狠抓节目生产质量、制作质量,确保安全优质播出。要始终坚持与时俱进,与观众要求同步,大力加强节目生产建设,使节目建设成为永不停步的动态工程。 狠抓队伍建设不放松。要采取得力措施,加强广播工作者队伍建设,通过学习、培训、实践锻炼等手段,提高从业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同时要注意加强日常教育和管理,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发挥名牌记者、编辑和主持人的带动和辐射作用,造就一支适应竞争形势发展需要,面向未来的高素质广播工作者队伍。 狠抓制度建设不放松。要建立健全从节目生产到播出各个环节的管理和操作规程,建立健全广播媒体日常运行管理的制度、办法,制定针对各种问题的处理办法和预案。通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抓好制度的贯彻执行,确保媒体的规范、高效运行。 3、要坚持改革创新,努力增强媒体自身活力、实力、竞争力,重点解决运营动力问题 始终保持正确的创新思维。要清醒地认识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推进自身的改革创新,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是传统媒体面临的共同任务,也是广播发展中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要明确创新是建立在对经验的继承发展上,对客观现实的正确把握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科学预测上。要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要在创新思维和创新实际中防止两种倾向: 一种是口头上的创新,喊在嘴上,写在纸上,而没有落实到行动上;一种是盲目的创新,为了创新而创新,舍弃已有的优势和长处。 积极推进体制改革。要努力按照新闻传播规律、经济规律、市场规律、产业规律的要求,将广播媒体发展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媒体特征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闻传播主体、产业经营主体、市场运营主体,增强媒体的实力和竞争力。 积极推进运行机制改革。要围绕广播媒体运营发展的目标,结合运营实际需要,按照绩效指标要求,扎实推进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调整结构,优化队伍,调动积极性,增强活力。要按照生产运营实际需要,推进节目生产运营机制改革,明确权利和责任,规范指标和程序,确保节目生产时间、质量和效益。 4、要推进社会化、产业化和数字化发展,解决运营道路问题 努力推进社会化发展。要着眼于提高竞争力、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整合自身实力,借助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媒体间的联合、协作和各种方式的合作,加强与社会各领域的联系、合作,借助外部有利条件和社会资源,抓住机会,乘势发展,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拓展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努力推进产业化发展。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和优势出发,采取多种营销策略,做好广播媒体广告运营和多种产业合作、开发,大力推进产业化运营。要围绕广播相关产业和其它重点产业,抓住重点,科学合理地确定战线,明确重点,集中力量进行重点突破,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努力推进数字化发展。要努力了解广播技术的发展状况,掌握技术发展的前沿动态,以数字化发展为目标,从自身实际和发展方向出发,确立符合自身实际、符合产业实际的带有前瞻性、战略性的技术发展规划,积极组织推进实施,为广播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