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安徽青阳:为粮食生产再加“温”
最近,笔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该县坚决贯彻执行中央1号文件和国务院关于促进粮食生产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并配套出台了鼓励粮食生产的政策性措施,切实保障粮农利益,促进粮食生产。预计,今年该县粮食总产量可达到14万吨,计划收购粮食2万吨,确保收购量1.5万吨。
为了保护粮农的种粮积极性,农业、粮食等部门制定了相关措施,保护粮农的根本利益,鼓励农户扩大粮食种植面积。第一,播种前,组织人员进村入户,向农户推荐市场畅销的粮食优质品种,提高农民种粮效益;第二,收购季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设法扩大粮食收购量,上门收购农民家中的粮食,并且实行优质优价,现金兑付,让利于农民,让农民卖明白粮、放心粮、满意粮。第三,积极推广农村储粮示范仓工程,为农民节约每一粒粮食。
近年来,该县在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的同时,注重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保持粮食的生产稳定。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着力稳住粮食种植面积,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在推广良种良法、提高单产上下功夫,促进粮食增产、粮农增收。去年,全县粮食生产稳中有升,全年粮食总产量达12.74万吨,比上一年增长5.1。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570元,较上一年增加了751元,增幅是近年来最大的一年。
据了解,去年全县共落实惠农政策性补贴资金达3124.4万元。其中,发放粮食直补308万元、水稻种粮大户补贴15万元、农机补贴310万元、水稻良种补贴434万元、农资综合直补1945万元。农业部门通过落实政策,大力推广水稻良种、农机新机具和新技术,共落实水稻核心示范区面积5万亩,安装灭虫灯240多盏,提高了科技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
去年该县为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和稻米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加农民种粮收入,还加大了“水稻产业提升行动”的组织实施力度,突出抓好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重点推广优质高产良种、科学播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控和机械化生产等技术,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同时,依托粮食龙头加工企业,实行粮食订单生产,建立粮食专业协会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从统一供种、统一机播、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田管、统一收脱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粮食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提高粮食产业化经营水平。
今年,该县将根据省政府有关会议精神,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基础上,以提高粮食生产效益为核心,以转变粮食生产增长方式为重点,深入推进“水稻产业提升行动”,确保粮食生产稳定。今年入春以来,农业部门组织人员深入基层,研究解决粮食产销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在技术服务上,组织开展了送科技下乡活动,采取开设农民讲座、田头课堂等形式,把粮食生产新技术送到农民手中;在农资供应上,采取连锁、配送、代理等方式,抓好农资调运和供应工作,做到农民需要什么就有什么。
此外,以农资生产经营户、无证农资经营户、流动销售人员、制售假劣农资产品的窝点为检查对象,对种子、农药、肥料、农机及零配件、农膜等农资产品进行全面检查和查处,确保全县农资市场的产品质量和经营秩序,为粮食生产提供可靠的农资保障。
|
|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