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高山蔬菜产业化之路侧记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加大投入,积极推广高新科技,主动接轨上海、杭州等大中城市,把高山蔬菜的发展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一大优势产业,重点培育扶持高山蔬菜产业。
我县山清水秀,高山生态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发展高山蔬菜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交通区位优势。据统计,全县高山蔬菜总面积达2万余亩,年产蔬菜6.3万吨,年产值6300万元,主要品种有茄子、长瓜、四季豆、番茄等十余个品种,产品远销上海、江苏、杭州等地。全县形成了以杭坪寺坪、中余方家、花桥塘波、檀溪寺前等为主的万亩高山蔬菜基地,以壶江源、深山源、塘波、荣信等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为主干的销售网络,以壶江源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加工厂为龙头的加工保鲜体系,我县高山蔬菜产业已逐步实现区域化规划,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科学化管理。
杭坪镇地处我县西北部山区的壶江源上游,高山气候得天独厚,适合种植蔬菜。1996年,该镇海拔600多米的寺坪村率先种植了80亩茄子、萝卜等高山蔬菜,获得成功,之后种植面积逐年增多。从1997年开始,该镇高山蔬菜销往杭州市场。2000年,大部分转向上海市场销售。同年,杭坪镇为高山蔬菜注册了“壶江源”商标。
2003年3月,杭坪镇成立了全县第一家集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浦江县“壶江源”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初步形成了“专业合作社 基地 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同时,杭坪镇除满足本县市场供应外,也与上海、杭州、常熟等地建立了市场销售网络。据统计,2003年,全镇种植高山蔬菜4000亩,收入1100余万元。2004年,寺坪、大塘、东岭等十多个村种植面积已达5200余亩。
浦江壶江源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除具备完整的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体系,并具备独立的理事会、监事会、监事会办公室和会议室以及检测中心等服务设施,对各基地产品实行山门定点收购。合作社建有占地30余亩的脱水干菜加工厂和库容为4500立方米的蔬菜储藏保鲜冷库、加工、储藏、运输设施。合作社对下属基地实行统一落实基地、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商标品牌、统一收购包装、统一市场销售。合作社有技师以上职称社员3名,生产技术上全面推行浦江县无公害高山蔬菜技术规范,每年邀请浙江大学、省农科院专家教授以及市县蔬菜专业技术人员授教、提供生产经营信息,使社员与基地菜农掌握蔬菜种植技术。2007年,合作社拥有直属基地2100余亩,劳动农户530多户,为全县和全市最大的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在合作社的直接带动下,全县高山蔬菜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成为全县优势农业产业,社员和基地菜农覆盖全县各个山区乡镇,直接带动了全县高山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
自合作社所在地寺坪村实现了全村土地全部连片种高山蔬菜,成为全县发展高山蔬菜的典型后,还充分发挥自身功能,全力带动全县高山蔬菜产业的发展,几年来,先后直接扶持花桥、中余、檀溪、大畈等各个山区乡镇建立了一批新的高山蔬菜基地,使高山蔬菜成为全县一个新的重点优势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步子快。合作社立足当地,服务全县,全面做好生产、加工、销售服务工作,极大地推动全县高山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杭坪镇三年来种植面积翻了一番,本县其他山区乡镇的高山蔬菜也由2002年的空白发展到现在全县山区乡镇遍地开花的良好局面;产业化发展迈大步。为延长产业链,不断提高经济效益,2005年下半年,又筹资200多万元,新建了全县第一家蔬菜加工厂,达到了每天加工蔬菜40吨以上,产出脱水干菜1.5吨以上的规模。2006年,又建立了库容为4500立方米的蔬菜保鲜冷库,为全县高山蔬菜多渠道走向市场又上了一道保险。
|
|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