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案情概况
见习期试用期的疑惑 今年招录的一批应届毕业生很快就要到企业报到了。近来,一些企业致电或来信询问《HR诊室》,在当前情况下,跟http://www.1635.cn/?w=北京',window,'dialogWidth=1024px;dialogHeight=600px;');">北京生签劳动合同,是用“见习期”还是用“试用期”?
结合企业的特点,谈谈采用“见习期”的利与弊?采用“试用期”的利与弊?
本期《经华HR诊室》,由http://www.1635.cn/?w=北京',window,'dialogWidth=1024px;dialogHeight=600px;');">北京经华职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请出嘉宾为我们释疑解惑。
青睐“试用期” http://www.1635.cn/?w=北京',window,'dialogWidth=1024px;dialogHeight=600px;');">北京经华置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顾问申杰:
关于实习期与见习期的问题,各企业根据自身的特点来定,有的企业对于外地进京的http://www.1635.cn/?w=北京',window,'dialogWidth=1024px;dialogHeight=600px;');">北京生,只规定了见习期,而不执行试用期,薪酬标准也核准在见习期内统一标准。而有些实力较强的欧、美企业,则不采用见习期,只采用了试用期。还有一些国有企业是两种形式并存,但是,对于应届毕业生的转正定级则各个企业都严格执行,这样做的优点是便于员工的有序流动,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凝聚力,达到留住优秀人才的目的。在现今企业留人不单单是采用让外地进京的学生交纳违约金的多少来控制,而是靠企业的用人机制来留住优秀人才,如果单靠违约金这种一刀切的方式留人,就违背了国家给企业的优惠政策。企业应该把眼光放远一些,运用好国家给企业的优惠政策,配以多方面的留人措施留住企业有用的人才,筛掉不合适的人才。另外,企业要多在管理制度上下功夫,运用合理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员工的行为,将合适的人才配备到合适的岗位上,避免人才的浪费,见习期与试用期的矛盾是能够解决好的。
多采用两期并存
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助理徐惠来:
首先应该明确两个概念,就是什么是“见习期”,什么是“试用期”。
关于“见习期”,根据相关规定,用人单位招收应届毕业生后,原则上都要安排见习,大专、本科见习期期限为一年,研究生没有见习期。对入学前已从事一年以上有关专业实际工作的,经所在单位批准,可免去见习期。见习期满如果合格,则为该职工办理转正手续,为其评定专业职称,聘任相应职务,确定工作岗位。如果见习期满,达不到见习要求的,可延长见习期半年到一年,或者降低工资标准;表现特别不好的,可予以辞退,由学校重新分配。见习期是对应届毕业生进行业务适应及考核的一种制度,不是劳动合同制度下的概念,而是人事制度下的做法。
“试用期”,又可称适应期或考察期,根据1995年原劳动部发布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试用期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相互了解、选择而约定的不超过6个月的考察期。《劳动法》中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
原劳动部在1996年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时也以复函的形式规定“关于见习期与试用期,大中专、技校毕业生新分配到用人单位工作的,仍应按原规定执行为期一年的见习制度,见习期内可以约定不超过半年的试用期。”
在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后,见习期制并没有被废除,而是与试用期共同存在。这样就出现了有些用人单位要求毕业生有一年的见习期。还有一些单位,既规定了见习期,又规定了试用期,并且把试用期作为见习期的一部分。
由于http://www.1635.cn/?w=北京',window,'dialogWidth=1024px;dialogHeight=600px;');">北京法规对见习期内的权利义务没有具体的规定,因此,见习期与现行的劳动合同制确实有不相适应之处。不少业内人士已经提出,见习期制度应尽早明确废除。
在废除见习期制度之前,如果用人单位仅仅规定了见习期,则见习期内的待遇及劳动关系,仍然按照国家人事部门及高等院校有关见习期的规定执行。如果用人单位既规定了见习期,又规定了试用期,则在试用期内执行《劳动法》有关试用期的规定,试用期结束后的见习期内,按人事部及高等院校关于见习期的规定执行。 |
| |
|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