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 型:
频 道:
关键字:
 
 
   位置: 中华职工学习网 >> 信息中心 >> 时政要闻 >> 正文
 
  标 题:如皋市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日 期:2009/12/28  源 自:中华职工学习网 【字体: 字体颜色
 

核心提示
  “十五”以来,我市围绕普及高中教育的目标,按照“名校做大、弱校做强、统筹发展、均衡发展”的思路,先后实施了“布局调整”、“三新一亮”、“校校通”、合格学校建设、重点中学创建等系列工程,大力拓展高中教育增长空间,努力提高高中教育入学率,满足了各时段初中毕业生的求学需求。

我市举措
  围绕“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让所有的孩子有学上,让所有的孩子上好学”目标, “九五”以来,我市通过扩大规模、初高中分离、撤并、新建等途径扩大办学规模,迅速对高中结构和布局进行了调整,使我市高中教育步入规模发展、集约管理的良性发展轨道,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的统一。
  质量是教育发展的第一生命。从2004年起,我市全面发动10所普通高中、4所职业学校分批分期地接受江苏省重点中学、普通高中星级学校的验收和江苏省星级职业中学评估,以此推动各完职中不断提高办学档次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办学品位,创建“一校一品”特色学校。从目标到规划,从规划到方案,从方案到措施,历时五年,我市所有创建学校实现了时间和空间的超越。
  本着教育优先发展的宗旨,我市逐步完善了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投入机制,有效解决了教育经费相对不足、事业规模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矛盾。“十五”期间,市财政确保了中小学教职工国标工资、省以下津贴补贴、医疗、失业保险和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的住房公积金全部纳入市财政统一发放和支出;“十一五”期间,我市又采用政府担保、银行借贷、部分贴息的办法,拓宽了资金筹措渠道,构建了投入保障体系,为提高普及高中教育质量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百姓感受
  每周一至周五的早晨或傍晚,市区各完中门口的马路常常被接送孩子上下学的车辆堵塞住。“随着人们对教育重视程度的提升,这几年高中阶段的学生数量明显增加,家长除了平时向我们了解孩子学习情况,孩子上学放学还亲自护送。”不少老师解释这种现象时说。
  一批曾工作于如皋第一职业高级中学的老教师,重游校园后感慨地说:“真没想到时隔20多年,学校有这么大的变化。”他们还清晰地记得,1980年时,学校只有红木雕刻、菌种培植、农技、建筑等几个专业,学校的教学设备、实习场所都非常简陋,招生规模也相对偏小。而现在他们眼前这所充满现代气息的学校,占地面积达180亩,在校学生达到3666人,开设了电子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制冷技术等20多个热门专业,先后为长三角、珠三角及南通地区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技术、管理、服务人才,成为了职业教育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随着企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增加,职业教育将会蓬勃发展。”学校工作人员的一席话让老教师坚信,师资雄厚的如皋第一职业高级中学必定会成为更多学生成长成才的平台。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