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 型:
频 道:
关键字:
 
 
   位置: 中华职工学习网 >> 信息中心 >> 时政要闻 >> 正文
 
  标 题:农民工子女弃读高中的背后
  日 期:2009/12/28  源 自:中华职工学习网 【字体: 字体颜色
 

  近日,武汉大学一个学生社团对武汉市300多名即将毕业的初三年级农民工子弟进行了问卷调查。显示,初中毕业后,选择继续上高中的同学只有18%,而上技校和职高的占72%,成为大多数同学的选择,10%选择直接去打工。(据12月27日《中国青年报》报道)

  农民工子女多读技校没啥不好

  教育的选择上,本没有高低贵*之分,读高中也好,读技校职高也好,从长远看来都是一种职业选择,而这又有多少高下之分?读高中上大学花费不菲,对于农民工子女而言是不小的负担,再说当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环境依旧严峻,大学生的同质化倾向显而易见,以至于一些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甚至要回炉读技校,而选择技校、职高等的职业教育,可有一技之长,花费也相对较少,一些熟练技术工的工资甚至比一般大学生的工资要高不少,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因此,职业教育本身对于农民工子女就是不错的选择,只是我们惯有的教育精英意识作怪,而有些忽视了这些社会迫切需要的职业教育而已。

  从社会经济发展角度看,我们也迫切需要一支较高水平的蓝领工人队伍。此前不时有沿海省份发生招工难的事情,这其实反映了我们对于技术工人、对于职业教育的不重视,缺乏长远战略眼光,用之则求、不用则弃,如此显然不利于经济健康发展。

  因此,关键的不是农民工子弟为啥放弃了高中,而是应该重视、优化我们的职业教育,要让职业教育具有更高的含金量,给年轻人以更多的选择,因此也没有必要为农民工子女抛弃高中而过于担忧。(丁洪先)

  农民工子女早打工折射教育三痛

  农民工干得多,劳动保护差,挣钱少,还很可能领不到工资,农民工是毫无争议的弱势群体,现在,仍有相当比例的农民工子女为了生活而早早出去打工,继续踏着父辈母辈的足迹前行,这种现象令人无限唏嘘。农民工的孩子早打工是一种生存本能,是一种现实无奈,但同时也折射出了教育三痛——农民工子女的高中学籍难以获得城市认可、大学学费高昂以及大学毕业后的就业难。

  在很多城市,由于户籍问题,农民工的子女不能获得高中的学籍认可,他们如果想在城市上高中只能以借读的形式,当然,借读费用大都不菲,非一般农民工家庭所能承受。除此之外,农民工子女还可以回原籍上高中,但回原籍就意味着脱离了父母的监护,且还要面对繁琐的转学程序以及教学质量、教学节奏存在差异等问题,这些问题同样也阻碍了农民工子女上进的脚步。

  动辄数万元的大学学费是横亘在农民工子女求学路上的第二道门槛,更让人泄气的是,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压力日益加大,且不少大学的教育与就业需求并不适应,一个付出很大成本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很可能找不到工作,相比之下,一些技校或职高的学生则更有竞争力,在这样的“成本收益比”面前,农民工子女不爱高中大学独爱职高技校不失为一种“经济实惠”的选择。

  其实,我们不必大惊小怪,急需做的就是反思我们的教育制度——当教育能够让农民工子女丰衣足食,他们还会选择“弃学打工”吗?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