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增强工会人才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摸清情况、了解实情,最近,省总组织部在成都、凉山等地挑选了100名工会工作者进行了工会人才工作问卷调查,其中,专职工会工作者占被调查总人数43%,兼职工会工作者占被调查总人数57%。 一、基本的情况 1、人才工作受到工会工作者的普遍关注。34%的被调查者表示,对工会人才工作高度关注,并积极参与,62%的被调查者表示比较关注,仅有4%的被调查者表示与已有关。 2、对工会人才队伍持基本肯定的态度。在谈到对全省近19万名专职和兼职工会工作者的看法时,6%的被调查者认为,工会组织中藏龙卧虎,优秀人才充足,46%的被调查者认为,多数工会工作者素质较高,能胜任本职工作,48%的调查者认为,工会人才队伍中高素质人才还比较缺乏,部分人员的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3、对工会人才工作的总体评价不是很高。仅有18%的被调查者对全省人才工作的总体评价是很好,73%的被调查者对全省人才工作的总体评价是一般和还需要加强,另有9%的被调查者持否定的态度。 二、原因及分析 1、“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今年6月我省启动了维权巡察制度,聘请了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省、市、州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律专家和社会知名人士等31名,对全省企事业单位贯彻落实《劳动法》、《工会法》、《四川省〈工会法〉实施办法》,依法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向社会各界聘请巡察员,是对高层次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创新之举; 2、人才资源优势正在转化。今年,在分级培训的基础上,省总工会在计划外,再拨出专款组织260名市州总工会,省产业、企业集团(公司)工会,县(市、区)总工会的领导干部分3批到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省委党校进行培训,另外,第3批为期3个月的甘孜、阿坝、凉山州工会干部到内地挂职锻炼工作已顺利开展; 3、工会人才工作的实效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人才的分布上不够均匀,很多基层工会不仅缺资金、缺平台,而且人才严重不足;二是人才的结构上亟待优化,工会工作需要的专家型人才缺乏,业务不对口的情况还比较突出,复合型的人才严重不足;三是除工会自身的局限性外,人才工作的机制还不够科学完善,培训的形式、内容、方法上仍保留着“计划”的痕迹,“公平、公正、公开、竞争和择优”的原则还有很多的限制条件,人才的使用上,手段还比较单一。 三、相关的建议 1、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基层工会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实行分级负责,一级抓一级,逐级落实,按照“举旗帜、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的要求,加强基层工会领导班子建设;二是对基层工会人才缺乏的问题要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查找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三是对基层工会主席直选开展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尽快总结经验,适时稳步地在全省加以推广;四是各级工会机关吸收人员,应优先从有基层工会工作经验、符合条件的人员中录用或聘用;五是对新提拔的年轻干部,安排到基层工会挂职锻炼。 2、加大经费的投入。一是加大培训经费的投入,重视对工会干部学校、培训机构的建设和发展;二是加大工作经费的投入,进一步做好人才工作的调查研究,宣传报道,开展必要的交流,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培训等;三是加大优秀人才的奖励力度,对工作成效显著,会员和职工群众认可度高的优秀人才,应给予重奖。 3、要为工会干部增长才干积极创造条件。除党委组织人事部门安排外,加大工会干部多岗任职、轮岗交流力度,有计划地安排干部挂职锻炼,既要在上下级之间,同级之间纵横向交流,更要把干部,又特别是没有基层工会工作经验的干部安排到基层工会去挂职锻炼;同时,各级工会组织号召工会工作者积极参与“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工会工作者”活动,不断提升学习的内动力。 4、要多形式多方法吸收和用好优秀人才。除了加强对已有人才的培训提高外,还应该注重吸收社会优秀人才,对吸收困难的,可采取聘用、聘请的方法,还可以采取购买优秀人才劳动成果等方式,为工会所用,为职工服务,对优秀人才要注重用其所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