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站职业站文化活动中心企业大学职工之家专题首页 
中国职工学习论坛
中国职工学习论坛简介
中国职工学习论坛开幕式
主题:创新我们的学习——开创职工素质教育新局面
分论坛一:学习型组织建设与和谐社会
分论坛二:深入开展创争活动,推进职工素质工程
分论坛三:现代信息技术与职工素质提升
中国职工学习论坛闭幕式
中国职工学习论坛综述:创新学习永葆发展活力
中国职工学习论坛日程表
中华职工学习网简介
中国职工学习论坛
大力建设学习型城市 积极构建和谐新常州
来源:中华职工学习网 作者:江苏省常州市委副书记、宣传部长 邹宏国 发布时间:2007-07-17
 

    各位领导、专家和朋友们:

参加“中国职工学习论坛”,和来自全国的各位领导、专家和朋友共同交流探讨建设学习型城市、培育学习型职工这一课题,我非常高兴,也深感荣幸。

常州地处江苏南部,沪宁线中点,是长三角城市群和苏南经济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的常州崇文重教、贤能辈出,世称“千载读书地”,如今的常州科教领先、产业先进,人誉“现代创新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常州人均年购书量、高考万人达线率连续9年位居江苏省前茅,连续8年被评为全国科教进步先进城市,在全国城市创新环境评估中名列第7位。2006年成为全省第三个以市为单位实现总体小康的城市。

作为全国较早开展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的城市之一,常州市把建设学习型城市作为促进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和人力资源能力提高,促进社会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从2001年8月以来,“终身学习、全民学习”成为城市学习理念;以学习型党组织为龙头的学习型机关、系统、企业、村镇、社区、家庭等七大类学习型组织构筑了城市学习体系;“学习日”、“龙城讲坛”、“农村科技文化超市”、“新市民学校”、“学习宣传员”成为城市学习品牌;领导责任制、约束机制、激励机制和投入机制形成了城市学习运行机制;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级技能人才等六支专门人才队伍成为城市学习主体支撑,常州城形成了勤学习、善吸纳、敢创新的城市人文品质。经过七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建设学习型城市已经成为全市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并因其“以提升学习能力增强竞争优势”的特点成为全国建设学习型城市“三大模式”之一,《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网等媒体都对常州建设学习型城市情况进行了专题报道,60多座城市来常考察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情况,在全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下面,我就结合常州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介绍常州开展学习型城市建设情况,特别是培育学习型职工的具体做法,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明晰共同愿景,着重增强城市凝聚力

学习的意义不仅在于汲取知识、提高素质,更在于解放思想、更新理念。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创建学习型城市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学习明晰城市发展的共同愿景,改善市民的心智模式,形成突破思想障碍、勇于超越自我的精神状态和思想动力,增强城市的凝聚力。一是通过学习明晰共同的发展愿景。常州如何站稳长三角经济发展第一方阵,加快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成为常州干部群众共同面临的一大课题。我们通过邀请专家来常作“经济发展形势”、“科学技术发展形势”、“城市规划”等专题讲座;坚持在职自学经济、科技、文化等知识更新知识结构;走出去学习苏州、无锡、宁波、深圳等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明晰了要把常州建设成为“产业先进、群众富裕、文化发达、城乡繁荣、人居环境优美的长三角名城”的城市发展愿景。二是通过学习改善市民的心智模式。近年来我们通过学习型城市建设,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确立与时代进步相呼应,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发展理念,增强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的意识,增强创业、创新、创优意识,增强争先拼搏、敢为人先、服务大局的意识,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凝聚积极构建和谐新常州的民心,振奋全面达小康的精神。三是通过学习增强系统思考的能力。各级干部通过学习认识到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凝聚全市力量,坚持不懈地为之奋斗。常州通过建设环保产业园、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三年行动纲要等举措科学发展、通过开展“有效投入年”、“重大项目推进年”等活动加快发展;通过建设国家动漫基地、服务外包基地等载体率先发展;通过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公园免费开放、菜市场升级改造等民生工程和谐发展,积极致力于促进城市和谐、社会公平正义。通过建设学习型城市,变革了人的思维方式和城市发展模式,为力争“两个率先”,实现富民强市奠定了思想基础、观念基础和动力基础。

二、倡导终身学习,着重增强城市创新力

在全社会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建设全民参与、终身学习的学习体系,是学习型城市的基本特征和核心。一是建立全员化、广泛性的学习型组织体系。根据不同社会组织的特点,我们构建了以学习型党组织为龙头的机关、系统、企业、社区、村镇、家庭等七类学习型组织的基本模式,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开展学习型军营、学习型班组等各类创建活动,并开展富有特色的学习活动,建立行之有效的学习机制和具有灵活调适能力的组织机制,为建设学习型城市提供组织支撑。二是建立多元化、系统性的创建学习型城市运行体系。成立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指导委员会,明确七个部门作为学习型组织牵头部门,不断完善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工作体系。我们还加强对各类学习型组织的管理和指导,在全国较早开设了“建设学习型城市”网站,点击率已到200万人次;建成宣传交流建设学习型城市的信息平台;组织编著了《用全民学习锻铸现代城市文明》(学习出版社)、《创建学习型城市的实践与评估》(南京大学出版社)和创建学习型城市丛书,探索建立建设学习型城市的考核指标和评估体系。三是建设社会化、开放性的终身教育体系。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完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在内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逐步建立涵盖30个门类200多个专业的300多个社会力量办学点,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社会化的成人教育和远程教育培训网络,促进国民教育体系、干部教育体系和其他社会继续教育体系的衔接配合。四是建立现代化、综合性的资源共享体系。我们充分发挥各类文化教育设施的作用,加强学习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以广播电视教育、远程教育中心和图书馆电子阅读网络为基础,建立便于知识传播、信息交流和学习成果共享的平台。积极推动学校教育设施和教学资源向社区和社会开放,在“学习日”免费开放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促进学校、社会、家庭多渠道学习的互动。我们还建立了“市民学习信息中心”,免费提供包括政策法规、教育资源、招生信息、学习需求、教育合作等方面的信息服务,为市民学习开辟“绿色通道”。

三、创新学习载体,着重激发城市学习力

为吸引更多的市民参与建设学习型城市,我们设计了“学习日”、“新三学”和推广普通话活动、“农村科技文化超市”、“网上学习城”、高层论坛、群众性读书活动等政府引导和群众主导相结合的十大学习载体,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不断创造和完善新的载体,如“文化楼道”、“小巷论坛”、“谈心角”、“流动借书车”、“家庭上网工程”、“现代农民教育工程”等,使市民学有方向、学有其所、学有所用。重点抓好三类载体。一是创新全员学习新平台。我们把每双月第一个星期六确定为全市创建学习型城市“学习日”,迄今已连续开展了28次“学习日”活动。每次“学习日”活动就是一轮城市学习的热潮,就是一次城市学习力的提升。几年来,我们围绕社会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百姓关注的民生问题和人的素能发展问题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面对市民对高层次知识的需求,我们整合上海、南京优质师资资源,建立专家库,成功创办“龙城讲坛”。“龙城讲坛”分设“干部课堂”、“市民课堂”、“企业家课堂”面向全市免费开放,围绕热点、焦点问题,如经济形势发展、金融投资理财、传统国学知识、家庭教育问题、健身养生知识等主题,邀请常修泽、于丹等教授专家走进社区、走进企业、走进乡镇、走进学校作讲座,如今“龙城讲坛”已经成为常州市民学习的公益性平台,是我们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新品牌。二是拓展企业发展新途径。我们把建设学习型企业的触角延伸到私营企业,在100多家私营企业建立“学习宣传员”制度,选择熟悉先进经营理念、具备组织协调能力的员工作为学习宣传员,定期组织企业内部的学习培训,提高企业经营者、管理者和员工的综合素质,促进企业文化的营造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学习宣传员”制度也为我们探索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创新途径,加强了党和政府与私营企业的指导和联系。同时,我们积极创新探索学习型企业建设新途径,常州泰富集团建立了“40+4”内部培训制度,建立了泰富管理发展学院,开创了民营企业建立员工培训学院建设学习型企业的新思路。三是构设“新市民”转型新通道。针对大量外来民工涌入城市但其文化层次较低、劳动技能单一、言语行为欠规范、法制意识淡薄的现状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民走出土地,走进城市但其城市生活知识缺乏、文明素养较低、生活节奏脱节的现实问题,我们开办了60多所“新市民学校”,从卫生、城管、司法、文教、劳动、计生等多个职能部门中选配学习辅导员,采取集中办班、分散办班、送教上门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印发《“新市民学校”百问读本》,免费向他们讲授就业技能、权益保护、市民守则等方面的常识,帮助他们成功转型为“新市民”。

四、培育各类人才,着重提升城市聚集力

城市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我们注重用先进的人才观指导人才队伍建设,陆续推出了“111”党政人才工程、“515”企业明星工程和“686”科技英才工程。一是创建人才孵化基地。多年来,常州的职业教育处于江苏省领先水平,全国一流水平。作为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常州注重放大这一人才资源优势,培养了一批高素质、重技能、能创新的“金蓝领”人才。按照“共同培养一名学生”的思路,常州吸收社会投资25亿元,建立了常州市科教城,包括教学区、科技区和实训产业园区。进城的六所高等职业学院,实行互认学分、跨校就读、跨校任教,并根据市场需求,开展订单教育,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双证书或多证书制度。常州市科教城已成为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基地。我们积极创造宽松的创业创新环境,建立了海外留学创业园、华侨华人江苏创业基地,给予政策扶持,鼓励他们大胆创新、勇敢创业。二是放大人才示范效应。在建设学习型班组的过程中,我们注重培育“品牌”,形成带动示范效应。在向知识型工人、全国优秀劳动模范邓建军和邓建军科研组等活动中,组织全市广大职工,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爱岗敬业,与时俱进,引导各行各业和广大职工创新、创业、创优。几年来,邓建军式学习型职工,邓建军式学习型班组,邓建军式品牌层出不穷,“邓建军效应”在常州处处呈现。涌现出250个市学习型班组和277名学习型职工。同时,常州也涌现了公交车驾驶员邵开成、常州电信公司“全国第一网管”范志刚、戚机厂的女子焊接队新一批知识型工人的杰出代表,他们的优秀事迹分别被中宣部和全国总工会列为全国宣传典型,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国家主流媒体进行了专题宣传报道。职工中的邓建军式先进模范人物还在生产实践、经济活动中创新和掌握了一批先进操作(工作)法,创造出“韩伟不锈钢焊接法”、“蔡志忠靛蓝染色法”等“常州市职工十大操作(服务)品牌”。典型的选树有力地促进了常州“创、育、树”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为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和学习型企业创建活动奠定了基础。前不久,我市学习型职工的两位杰出代表邓建军、吴淑玄光荣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成为常州职工的又一大骄傲。三是构筑人才发展高地。企业是城市经济实力的重要载体,也是城市活力的重要源泉之一。常州在建设学习型城市中,走“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发展道理,广泛和大院大学大所合作,引智引技引才,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实力。我市与清华大学展开干部教育培训全面合作,成立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常州培训基地和清华远程企业学堂常州课程中心,为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提供了高效平台,也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提供了在家门口接受“清华”教育的难得机遇。在利用“外智”的同时,也不断注重加强员工的培训,提高学习型企业的建设水平。加强与举行高级职业经理人培训班,参训人员都获得了江苏省职业经理人任职资格证书,提高职业经理人经济理论水平;开设“企业创新与发展系列报告会”,邀请全国经济风云人物来常做专题讲座,拓展了常州企业家经济视野;开通了“常州市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网”,为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全天候学习提高了高质量平台。“内智”“外智”的有机结合,构筑了具有常州特色的人才发展高地。

五、健全长效机制,持久增强城市竞争力

我们经过七年来的建设学习型城市,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必须进一步充分挖掘整合城市资源要素,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和知识科技创新的力度,持续将推进的建设学习型城市动态过程,要确保真学、实学、常学,必须建立健全鼓励广大干部群众不断自我超越的政策机制,使人的学习潜力和个人价值得到充分发挥。为此,我们按照《关于促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坚持和落实四个方面的政策机制。一是建立领导责任制。明确各级党政一把手在创建设学习型城市和各类学习型组织中的示范责任和具体任务,实施目标管理。同时把建设学习型城市与创建“好班子”活动,与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组织考核评比。二是建立约束机制。市委专门制定出台了“领导干部学习积分制”,建立领导干部学习积分档案,逐步形成促进领导干部终身学习的绩效量化、奖学任优的长效机制。市委明确将机关公务员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作为年度考核、任职定级、晋升职务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对企业经营者推行工商管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和持证上岗制度,对劳动者实行劳动预备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三是建立激励机制。市有关部门建立了技能人才津贴制度和“首席员工”制度,将技师职业资格与工资、岗位津贴相结合,为高级技能人才明码标价,真正体现“高能高薪”,并鼓励企业以股份或期权形式奖励有贡献的人员,鼓励采用高层次培训作为对人才的柔性奖励。四是建立投入机制。每年各级财政和各部门安排必要的经费,设立全市学习奖励专项资金。同时按照《常州市市区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统筹部分征收办法》,足额提取教育经费,保证企业培训经费的落实。

各位领导、专家和朋友们,七年来,我们走过的建设学习型城市和培育学习型职工的道路,是一条创新之路,一条希望之路。经历告诉我们,这是一项常创常新的工作,需要在不断探索中加以推进,真诚希望得到更多的领导、专家和兄弟城市的指导和帮助。我们将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围绕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继续巩固创建成果,深化学习活动,延伸覆盖范围,提高整体水平,努力把常州这个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千载读书地”建设成为更加充满活力的“现代创新城”。

谢谢大家!

 
 
 
主办:全国创争活动指导协调小组    承办:全国创争活动指导协调小组办公室    中国全民终身学习促进会   
   技术支持:天下应国际传媒(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