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全国创争活动指导协调小组 中华职工学习网首页 情景站 联系电话:010-68232149
科学研究人员 | 工程技术人员 | 购销人员 | 仓储人员 | 运输服务人员 | 体育工作人员 | 教学人员 | 购销人员

数字技术使千年敦煌成为不朽遗产

http://www.51xue.org.cn  2007/6/28 源自:中华职工学习网 【字体: 字体颜色

敦煌研究院等世界各地的文物保护、收藏单位正在将数字技术引入敦煌遗产保护。专家们称,他们联合打造的“数字敦煌”,有望使这些分散世界各地的珍宝“回归”和重新聚合。“准确地说,数字敦煌有两层含义,一是将数字技术引入敦煌遗产保护,将洞窟、壁画、彩塑及与敦煌相关的一切文物加工成高智能数字图像;二是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敦煌文献、研究成果、相关资料,通过数字处理,汇集成电子档案。”多年从事“数字敦煌”开发研究的敦煌研究院保护所副研究馆员刘刚说。

  1900年敦煌藏经洞被发现,随之在斯坦因、伯希和等外国探险家的劫掠下,敦煌文物开始流散海外。目前除中国、英国、法国、俄罗斯等主要保护和收藏国家外,日本、印度、韩国、芬兰等国家的收藏机构也保存有数量不等的敦煌遗书、绢画等文物。

  近100年来,由于敦煌遗产的分散性和各国保护、收藏机构的开放、公布程度不够,无论是专业研究者还是普通游客,都无法观览到一个完整的敦煌遗产,而想让这些珍宝回归和重新聚合到莫高窟,又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专家们认为,利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络打造的“数字敦煌”,是实现这一梦想的可能手段。

  正在建设的“数字敦煌”吸引了众多的参与者。目前,除敦煌研究院之外,中国国家图书馆、大英图书馆、法国国家图书馆、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美国梅隆基金会等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十多个敦煌文物、文献收藏单位以及热衷敦煌文化保护的组织团体都已经参加进来。专家们认为,这种多元化特点是由敦煌遗产本身的国际性特征所决定的。

  在这之中,最令人瞩目的是由美国梅隆基金会资助,敦煌研究院、美国西北大学等单位联合进行的敦煌洞窟数字化拍摄。敦煌研究院副院长李最雄说,这一工作从1998年启动,目前已经完成莫高窟22个洞窟的测量、拍摄和编目工作,42个洞窟的虚拟漫游开发也已经完成。刘刚说,正在进行的敦煌莫高窟数字化拍摄,采用了最先进的数字摄影技术,它抓住了石窟艺术中的许多精妙细节,包括在自然光中看不清楚的部分以及被背屏和中心柱等阻碍视线的建筑所遮挡的壁画,另外,对相机移动的准确控制,提高了图像的质量和清晰度。

  李最雄说,敦煌研究院等单位正在打造的“数字敦煌”侧重于“数字莫高窟”的建设,也就是打造“第二莫高窟”。而在世界范围内,以敦煌藏经洞出土文物整合为主要目标的“数字藏经洞”建设,也正在进行之中。“数字莫高窟”和“数字藏经洞”的建设有望为人类打造了一个版本“完全”并能在世界许多地方都能看得到的敦煌遗产。从目前的保存现状看,专家们认为,一个完整的敦煌至少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735个洞窟、4500平方米壁画、2000多身彩塑和5万多件敦煌遗书。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说,全面实现敦煌文物数字化,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时间、资金和国际间的长期合作,但从目前发展形势看,已经呈现出良好态势。

  作为不可再生资源,敦煌文物同其它一切文化遗产一样,在自然侵蚀、人为破坏等因素影响下,正在一天天地“衰老”,而数字技术的引入,为保护敦煌文物带来了技术上的革新,成为保护和永久性无损保存敦煌遗产的新手段。对于游客来说,不进入洞窟,同样能欣赏精美的壁画、彩塑,感受令人心醉的敦煌文化,这就是虚拟敦煌的魅力。专家们称,与敦煌实物相接合,数字技术将为游客提供更完美的服务。

  相关链接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