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全国创争活动指导协调小组 中华职工学习网首页 情景站 联系电话:010-68232149
科学研究人员 | 工程技术人员 | 购销人员 | 仓储人员 | 运输服务人员 | 体育工作人员 | 教学人员 | 购销人员

马泽群:民间雕刻艺术家

http://www.51xue.org.cn  2007/8/22 源自:中华职工学习网 【字体: 字体颜色

  少年立志

  马泽群出生于大冶曙光乡(现还地桥镇),在那个讲究政治背景的年代,地主成分的马泽群一家吃了许多苦头。1972年,16岁的马泽群看到民间画家来生产队画宣传画,年轻的他看呆了。马泽群回忆,他当时热血沸腾,突然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那就是他想做也立志要做的事。
  那段时间,马泽群天天跟在民间画家身后,人家收工后,他总是依依不舍地回到家。由于家里太穷了,马泽群买不起笔和纸,只能在家门口的空地上用树枝描绘简单的静物。有时候,趴在地上的时间太久,画好后,发现自己的腿麻得动弹不得,半天站不起来。在这样的环境下,马泽群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一次,他意外地发现小炭渣可以做铅笔,于是捡了一些炭渣,在废纸上作画。由于要在生产队挣工分,而画画很占时间,马母十分反对儿子画画,她认为在当年,一个成分不好的人,靠画画是没有出息的,或许还要惹上祸端,惟有安心做农活才是正路。马泽群没有听母亲的劝告,继续着他的画家梦。
  儿子的固执让母亲非常生气。一天,马母当着儿子的面,把“笔”和纸全部丢到河里,边丢边吼:叫你画,叫你画……看着自己心爱的画和工具被丢进河里,马泽群一时全忘了冬天的寒冷,当即跳进河里立在水中,试图用此极端的方式向母亲证明自己的画画决心。最终,还是母亲妥协了。
  1975年,马泽群接到第一份绘画活儿。当时一位亲戚办喜事,他被叫去帮忙。马泽群扎实的画功得到一位绘画工匠的赞赏,以后有活便叫马泽群去帮忙,并且还给点小钱。这对马泽群来说,是一种认可。
  渐渐地,马泽群的名声响了起来,靠着手艺,他活跃在鄂城、铁山、保安和黄金湖一带。马泽群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应约去铁山帮忙画画,经过一家百货商店,看到有个画匠在画商店的招牌,他提着工具呆立在那里从早上一直看到晚上。他被这种画风深深折服,他渴望在这样的正规建筑上画出自己的画。不久,机缘巧合,他认识了当时的民间艺人、农民画家李向株,并幸运得到李向株的细心指导。
  1980年,国家落实政策,马泽群被分到咸宁市通山林业站工作。从此,他离开养育他24年的故乡,前往一个陌生的县城。

  成就梦想

  到通山后的马泽群依然想从绘画方面取得突破。他说,由于恩师不在身边,自己只好在业余时间,画一切看到的事物。其中,画得最多的是同事的肖像。没多久,大家都知道,林业站来了个“马画家”。
  1981年,通山县决定成立竹木工艺厂,有几个名额去福建泉州工艺厂学习木雕,马泽群得知消息后,心花怒放,迫不及待地向县林业局写了申请。经过审核,他如愿以偿赴泉州开始为期一年的专业学习。1982年,学成归来的马泽群回到通山,担任竹木工艺厂的辅导员,负责教学绘画和木雕技术。与他一起担任辅导员的还有一位县委从四川请来的竹雕师傅,当时的学员共有40人。在传授木雕技艺的同时,马泽群诚心向四川的老师傅请教竹雕知识。他认为,有“竹海”之称的通山一定会在竹雕方面有作为。培训完毕,通山竹木工艺厂正式成立,马泽群任车间主任。
  1983年,为了打企业名气,马泽群决定参加北京农展会的展览。他组织车间制作了一块纪念埋葬在通山的李闯王的大型牌匾,牌匾用上等木材做框架,字用竹簧雕刻,再按照竹子特有的纹理结构拼接成八个大字“一代英杰,千古遗恨”。这块牌匾一到北京即受到好评,许多外国商人对此赞不绝口,一时间,国内外的订单如雪片般飞向通山竹木工艺厂。
  马泽群说,与外商签订合同,那可不是闹着玩的,要严格按照规定时间交货,当时最忙的时候,有近一个星期没有合眼。他与职工一起加班加点,奋战在一线,完成了一批又一批远销日本、澳大利亚和英国的工艺品。
  1984年,马泽群当选为通山县第十届人大代表,次年又担任竹木工艺厂副厂长。随着工艺品的销路越来越好,马泽群在竹木雕刻上的名气也越来越大。1987年,湖北省“花协”欲参加中国首届花卉博览会,受当时省林业厅厅长、花协主席古博的邀请,马泽群用树根、树皮精心制作了《长江万里图》,这幅气势磅礴的《长江万里图》,代表湖北省一举夺得国家三等奖。1992年,马泽群应邀承包武汉体育馆游泳池竹亭、竹廊设计工程。1997年主持咸宁九宫山石龙沟风景区门楼、竹楼建设工程。2002年,在国家第四届竹文化艺术节中,其竹筒作品入选湖北省参赛作品,荣获一等奖。他也被称为“民间雕刻艺术家”。
  谈起昔日辉煌,马泽群难以抑制自己的激动。他说,一个人最高兴的就是看着自己的梦想变成现实。 

  根在家乡

  离开家乡20多年的马泽群做梦都想回到黄石。由于母亲当年随自己一起来到咸宁,且妻子也在咸宁,拖家带口的马泽群苦笑着对记者说,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只能遥念故乡了。 
  2005年,马泽群应朋友之邀,回到阔别多年的黄石,协助朋友完成牌匾的设计和雕刻工作。下车的那一刻,这位曾经豪情万丈的年轻人已是年将半百,早生华发了。黄石变了,马泽群指着江边的堤坝对朋友说:你们看,我曾经在这里修过堤,当时黄石还是个“半边街”,现在街道变宽了,路变平坦了,当年尘土满天的城市变清新了,天也变蓝了。
  马泽群对记者说,一个不热爱自己家乡的人,他还能热爱什么?自那年回黄石后,马泽群对自己也对家人要求:每年无论多忙,都要回黄石老家看看,不为别的,只为看看乡景,听听乡音。
  目前,马泽群正在收集整理自己的绘画雕刻作品,准备出版一本民间绘画雕刻的书。他说,这本书,是浓缩他一生的艺术梦。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记者 邹春生 实习生 马杰

  相关链接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