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视角】白糖产量预估分歧多空角力第一回合
郑商所白糖期货多空的对峙,根本原因在于市场对于今年国内白糖产量的判断存在巨大分歧。虽然广西糖协在广西糖会上公布了对本榨季广西减产情况的预估,但市场的质疑之声仍存。
上月中旬,广西糖协理事长农光在广西糖会上预计,本榨季广西白糖产量约为760万吨,减幅为19。
市场疑惑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虽然本榨季广西发生了冰冻灾害,但上榨季广西也发生了严重雪灾,白糖产量不降反升,且本榨季广西甘蔗种植面积比上榨季还增加了56万亩,增幅为3.7。
第二个原因则与第一个原因相关:广西糖协在去年的雪灾之后预计广西白糖产量将大幅减产180万吨。受此消息影响,当时白糖价格一路飙升。但白糖收榨时的数据直接给投资者迎头一桶冷水——白糖不仅没有减产,反而增产150万吨,供严重大于求,市场心理几近崩溃,白糖期货价格暴跌不止,最低达到2700元/吨左右。现在,部分市场人士害怕旧事重演。
第三个原因是现货市场目前仍然清淡。据了解,不少用糖企业都是现用现买,很少堆积库存糖。而中间商交易亦不积极,不少持观望态度。此外,市场人士表示,如果白糖减产幅度如此之大,那么,国家在2月18日进行的30万吨白糖收储,不到1小时就全部完成难以理解。如果减产数量如此之巨,糖厂应将糖留下,后市大有利润空间。而且,如果本榨季减产幅度这样大,糖价应该大幅上涨,但目前的糖价跟去年比相差很大。
对于广西糖协减产的预期,业内各执一词。一家食糖批发交易中心的副总经理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市场基本形成的一致看法是本榨季广西将要减产,但减产幅度未必会达到180万吨。他说:“本榨季开榨晚、收榨早的原因,是不少糖厂的压榨能力在提高。根据我们的预计,产量会在800万吨以上。”
预期反差更大的是广西南宁一期货公司营业部经理。他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在本榨季开榨以后,我们去一家大糖厂走访过一次,并与相关人士进行了交流,当时他们预计整个榨季会出现少量增产。但是,不少糖厂在这波白糖上涨行情中是多头,所以他们会放利好出来。一些糖厂所报的产量,或许会有些水分。”
另外一些业内人士则认为,广西糖协的数据基本符合事实。中国国际期货分析师陈铮于2月底单独对产区进行了一次考察。他去过糖厂,到过蔗农家,还与农业局的一些领导作过交流。
陈铮指出:“根据我考察得到的情况,贵港、钦州、北海等地的减产情况较为严重,平均超过了40;而重点产区来宾、南宁、柳州等地,减产情况则相对没那么严重,减产幅度估计在20左右。”
“2月末广西地区已经生产的白糖大概563万吨。而甘蔗已经全部砍完,根据广西糖协的数据,截至3月1日,未压榨甘蔗量为1480万吨,按12左右的混合出糖率,预计产白糖177万吨。所有产量共约740万吨。”陈铮表示。
银河期货分析师熊梓敬亦认为,目前的数据已经在逐步验证今年将要大幅减产的形势,因为今年的甘蔗产量大幅减少,有些产区的甘蔗减少量达到30。3月底广西标志性的糖厂将陆续停榨,预计3月产糖量120万吨,4月产糖量80万吨,前后相加,全榨季760万吨左右的产量正逐步浮出水面。
广西南华一家糖厂副总经理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其所在糖厂今年的减产幅度达到30。由于冰冻的影响,甘蔗出苗率很差,加上下雨过多及台风的影响,甘蔗单量下降严重。不过由于后来的干旱,甘蔗的糖分倒是没出现下降。他预计广西全区的减产可能会达到25左右。
对于现货市场的情况,熊梓敬还表示,现货确实是有价无市,一是当前处于消费淡季,二是不少中间商在观望,而一些糖厂则因为看好后市而有惜售心理。
各家说法听上去都理由充足。白糖市场正处在双方的角力中,变得越来越炽热。月底到来之时,多空双方,应是各有景象。
郑商所白糖期货多空的对峙,根本原因在于市场对于今年国内白糖产量的判断存在巨大分歧。虽然广西糖协在广西糖会上公布了对本榨季广西减产情况的预估,但市场的质疑之声仍存。
上月中旬,广西糖协理事长农光在广西糖会上预计,本榨季广西白糖产量约为760万吨,减幅为19。
市场疑惑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虽然本榨季广西发生了冰冻灾害,但上榨季广西也发生了严重雪灾,白糖产量不降反升,且本榨季广西甘蔗种植面积比上榨季还增加了56万亩,增幅为3.7。
第二个原因则与第一个原因相关:广西糖协在去年的雪灾之后预计广西白糖产量将大幅减产180万吨。受此消息影响,当时白糖价格一路飙升。但白糖收榨时的数据直接给投资者迎头一桶冷水——白糖不仅没有减产,反而增产150万吨,供严重大于求,市场心理几近崩溃,白糖期货价格暴跌不止,最低达到2700元/吨左右。现在,部分市场人士害怕旧事重演。
第三个原因是现货市场目前仍然清淡。据了解,不少用糖企业都是现用现买,很少堆积库存糖。而中间商交易亦不积极,不少持观望态度。此外,市场人士表示,如果白糖减产幅度如此之大,那么,国家在2月18日进行的30万吨白糖收储,不到1小时就全部完成难以理解。如果减产数量如此之巨,糖厂应将糖留下,后市大有利润空间。而且,如果本榨季减产幅度这样大,糖价应该大幅上涨,但目前的糖价跟去年比相差很大。
对于广西糖协减产的预期,业内各执一词。一家食糖批发交易中心的副总经理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市场基本形成的一致看法是本榨季广西将要减产,但减产幅度未必会达到180万吨。他说:“本榨季开榨晚、收榨早的原因,是不少糖厂的压榨能力在提高。根据我们的预计,产量会在800万吨以上。”
预期反差更大的是广西南宁一期货公司营业部经理。他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在本榨季开榨以后,我们去一家大糖厂走访过一次,并与相关人士进行了交流,当时他们预计整个榨季会出现少量增产。但是,不少糖厂在这波白糖上涨行情中是多头,所以他们会放利好出来。一些糖厂所报的产量,或许会有些水分。”
另外一些业内人士则认为,广西糖协的数据基本符合事实。中国国际期货分析师陈铮于2月底单独对产区进行了一次考察。他去过糖厂,到过蔗农家,还与农业局的一些领导作过交流。
陈铮指出:“根据我考察得到的情况,贵港、钦州、北海等地的减产情况较为严重,平均超过了40;而重点产区来宾、南宁、柳州等地,减产情况则相对没那么严重,减产幅度估计在20左右。”
“2月末广西地区已经生产的白糖大概563万吨。而甘蔗已经全部砍完,根据广西糖协的数据,截至3月1日,未压榨甘蔗量为1480万吨,按12左右的混合出糖率,预计产白糖177万吨。所有产量共约740万吨。”陈铮表示。
银河期货分析师熊梓敬亦认为,目前的数据已经在逐步验证今年将要大幅减产的形势,因为今年的甘蔗产量大幅减少,有些产区的甘蔗减少量达到30。3月底广西标志性的糖厂将陆续停榨,预计3月产糖量120万吨,4月产糖量80万吨,前后相加,全榨季760万吨左右的产量正逐步浮出水面。
广西南华一家糖厂副总经理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其所在糖厂今年的减产幅度达到30。由于冰冻的影响,甘蔗出苗率很差,加上下雨过多及台风的影响,甘蔗单量下降严重。不过由于后来的干旱,甘蔗的糖分倒是没出现下降。他预计广西全区的减产可能会达到25左右。
对于现货市场的情况,熊梓敬还表示,现货确实是有价无市,一是当前处于消费淡季,二是不少中间商在观望,而一些糖厂则因为看好后市而有惜售心理。
各家说法听上去都理由充足。白糖市场正处在双方的角力中,变得越来越炽热。月底到来之时,多空双方,应是各有景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