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全国创争活动指导协调小组 中华职工学习网首页 情景站 联系电话:010-68232149
科学研究人员 | 工程技术人员 | 购销人员 | 仓储人员 | 运输服务人员 | 体育工作人员 | 教学人员 | 购销人员

广西酒精废液还田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学习网

http://www.51xue.org.cn  2009/5/26 源自:中华职工学习网 【字体: 字体颜色
广西酒精废液还田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酒精废液变废为宝。“喝”下酒精废液的甘蔗,在全区甘蔗的大比武中,成了“全能王”,包揽了数块金牌,让糖厂和蔗农们对酒精废液刮目相看。3月5日,广西农科院“蔗糖生产中酒精发酵液在蔗田的环保资源化利用”课题,通过了自治区科技厅组织的专家组验收,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课题的总体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一个日榨2500吨甘蔗的糖厂,每日排出的酒精废液污染物量,相当于一座35万人口的城市每日生活污水的污染物量。过去,我区制糖企业产生的酒精废液,大多只作简单处理或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不但恶臭扑鼻,还会导致鱼虾死亡,污染水源和大气环境。酒精废液一直被视为臭名昭著的环境“杀手”。

  1998年开始,广西的甘蔗专家开始了让酒精废液“变废为宝”的研究。为了进一步摸清不同地区、不同土壤类型、不同栽培条件下,合适的酒精废液施用量,以及不同来源、不同用量酒精废液对土壤、作物、水域的影响,广西农科院统一制订技术方案,在上思、扶绥、武宣、隆安、宜州、柳江等不同地区布点进行田间试验。

  在专家的指导下,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糖厂将酒精废液稀释后,运到蔗田,定量施放,再用地膜覆盖,不仅“零污染”,还能保水、保肥、保温,连甘蔗的黄化病等老毛病也不治而愈。

  昌菱农场是这项技术最早的受益者。2005年起,农场每年定量施用酒精废液应用面积达1000公顷以上,增产幅度达到23.4~36.2。该农场的甘蔗“喝”下酒精废液后,成了“全能王”,甘蔗单产、甘蔗蔗糖分、吨糖耗蔗量、出糖率等技术经济指标都达到了广西和国内最高水平,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喝”一次酒精废液,可满足甘蔗一生的营养需要。一年下来,蔗农每亩省了近300元的肥料费,每亩甘蔗增产1~1.5吨。特别是干旱时,施用酒精废液既有肥料又有水,一举两得。酒精废液让蔗农尝到了甜头,也成了追捧的“宝液”。

  3月8日,记者电话采访了广西农垦糖业集团昌菱制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蓝日新。他介绍,目前该公司每天产180~200车的酒精废液,一车只能浇2亩甘蔗地,对于周边20万亩的蔗田来说,可谓是杯水车薪。每天都有蔗农守在厂门口排着长队“抢”废液,有的还从十几公里外赶来。

  在蔗区,酒精废液“变废为宝”技术已经美名远扬,专家们推广也开始得心应手。到2008年年底,该技术全区已累计推广应用了99.4万亩,新增产值11034.2万元,农民增收7405.5万元。


  相关链接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