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全国创争活动指导协调小组 中华职工学习网首页 情景站 联系电话:010-68232149
科学研究人员 | 工程技术人员 | 购销人员 | 仓储人员 | 运输服务人员 | 体育工作人员 | 教学人员 | 购销人员

即墨市畜牧兽医局为生猪建“身份证”--学习网

http://www.51xue.org.cn  2009/5/26 源自:中华职工学习网 【字体: 字体颜色
即墨市畜牧兽医局为生猪建“身份证”

  为保证猪肉从生产到餐桌全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即墨市畜牧兽医局从今年春季开展的春季动物防疫工作中,首次使用了“溯源智能识读器”对生猪耳标号进行扫描登记,建立生猪溯源资料库,为生猪建立了“身份证”。

  一、规范应用程序。使用“溯源智能识读器”对生猪进行免疫登记后,养殖场地址、畜主情况、免疫种类、免疫数量、免疫时间、免疫的疫苗种类等项目分列清晰地记录在IC卡上。当需要查看时,直接输入畜主姓名其养殖场的生猪免疫情况就一清二楚的显示出来。使用“溯源智能识读器”进行耳标号扫描,记录速度快,记录数据准确。无论猪肉在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以通过“溯源智能识读器”追溯到生猪从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是哪个环节出现的问题,就严格追查哪个环节的责任。对查处的违法案件坚持从严、从快处理,并且适时在当地新闻媒体曝光。在揭露违法现象的同时,号召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关心动物性食品安全,共同创建一个良好的生产、加工和消费环境。

  二、落实管理人员。即墨市畜牧兽医局所属的13处基层动物卫生监督站,每站确定一名责任心强的技术人员为“溯源智能识读器”网络管理员,负责本辖区内PDA的管理、设备注册、人员信息录入和注销等相关工作,确保生猪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的顺利开展。

  三、搞好试点推广。按照青岛市畜牧兽医局关于使用“溯源智能识读器”工作“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2009年春季即墨市确定首先在生猪存栏1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中使用“溯源智能识读器”,然后逐步扩大使用范围,实现建立包括猪、牛、羊等在内的牲畜溯源资料库,实现牲畜养殖电脑化和网络化的管理目标。


  相关链接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