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全国创争活动指导协调小组 中华职工学习网首页 情景站 联系电话:010-68232149
科学研究人员 | 工程技术人员 | 购销人员 | 仓储人员 | 运输服务人员 | 体育工作人员 | 教学人员 | 购销人员

棉花野生与特色资源收集保存和研究利用

http://www.51xue.org.cn  2007/8/2 源自:中华职工学习网 【字体: 字体颜色

  近日,由王坤波研究员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野生与特色棉花遗传资源的创新和利用研究”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该项目是在国家历届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部发展棉花生产专项资金的资助下完成的,经过多年研究攻关,挽救了一批我国棉花濒危资源,建成国家野生棉种质圃,创新了一批材料并提供利用,在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等均取得可喜成果。

 1、建成唯一的国家棉花种质圃。宿生保存材料900份,收集保存资源棉种数和杂种数均居世界第一;对我国棉花濒危资源进行了抢救,新收集亚洲棉等材料129份;创新一批珍稀资源和优良亲本,其中半配生殖和杂种致死等是棉花独有的突变材料。

2、突破了种间杂交不亲和的技术难关,获得种间杂种126个。通过远缘杂交培育了200余份特异优良的新种质,有47份直接作用育种重点亲本。其中,“G5”表现突出,具有非多毛抗棉蚜特性,高抗黄萎病,纤维品质优良,产量与当前推广品种相当。

3、创立了非整倍体的突生保存、自然突变材料的收集、多重保险的种质保存等3个种质收集与保存工作体系。

4、形成了4项种质繁殖与鉴定新技术:试管苗嫁接移植,技术简便、成活率高、繁殖周期短;抗虫棉子叶期快速鉴定,效率提高20—100倍;异地枝条引种,解决了非种子引种问题;粘合剂自交,提高效率3—4倍。

5、在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创新性进展。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棉花荧光原位杂交研究,提出了“四倍体棉种D亚组非雷蒙德氏棉唯一供体种”的新观点:阐明了半配生殖材料高濒率发生单倍体的细胞胚胎学原理和Bt棉早代高度败育的细胞学机制;完成了18个棉种的核型研究和22个种间杂种的细胞学分析;筛选到5个与纤维、产量性状相关的SSR分子标记,定位了6个QTL,并申请了2项国家专利。

6、收集和创新的特异种质被广泛利用,是我国棉花种质来源的“主渠道”,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用作亲本育成一批棉花新品种,种质利用单位共发表论文370余篇,完成研究生学位论文70多篇。

  相关链接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