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全国创争活动指导协调小组 中华职工学习网首页 情景站 联系电话:010-68232149

广东社科院长:特色农村城市化探索

  2009/7/1 源自:中华职工学习网 【字体: 字体颜色
记者:石排镇中国镇”构想是在什么时代背景下提出的? 

  

梁桂全: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到新的历史时期。面对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剧以及国际产业分工转移新格局的形成,东莞乃至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都面临着经济社会双转型的战略选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新社会发展模式,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促进新一轮大发展,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 

  

在改革开放30周年和东莞建市20周年之际,作为国内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珠三角和东莞市在经济社会发展方式中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挑战。传统的加工贸易与“世界工厂”的资源支撑型发展模式和工业带动建设的城市发展模式已经越来越表现出各种矛盾和不适应性特征。为此,整个珠三角地区目前掀起了一场探寻产业转型升级道路、探索发展新模式的革命。东莞在2007年第十二届党代会上提出,要实现“把东莞打造成现代制造业名城、创新创业热土、宜居生态城市、和谐幸福家园”的宏伟目标,关键在于确立和实施新的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经济转型,就是由过去的资源主导型向创新主导型转变。由过去消耗劳动力、消耗电等生产要素为主导,向创新为主导转变;社会转型就是由初级的城市化向高级城市化方向转变。珠三角和东莞转型升级的趋势背景要求石排镇必须顺应趋势,寻找新型发展方式的突破。为此,石排镇委镇政府大胆提出“中国镇”的构想,进行一场创新乡镇发展模式和探索新型城市化的改革实验。 

  

记者:石排镇的文化底蕴是什么?石排镇具备什么样的发展动能储备? 

  

梁桂全:石排镇濒临东江,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古韵深蕴,是一个融自然风光、古代遗迹和现代文明于一体的滨江工业城镇。石排拥有先天的文化资源优势,这里不仅有岭南特色的塘尾明清古建筑群和燕岭古采石场遗址,宝潭康王庙、龙眼岗贝丘遗址、中坑王氏大宗祠、福隆古塔、埔心古建筑群等物质文化遗产,还有源远流长的康王诞、醒狮、麒麟、粤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久负盛名的石排渔业养殖、家鱼烹饪等等,这些积淀在石排几千年历史中的传统,是石排打造中国镇的底牌,是石排“中国镇”构想的基础。 

  

长期以来,石排镇委镇政府坚持务实的发展思路,为石排镇新时代的跨越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交通设施的加大建设,特别是东江大堤的全线贯通、广深四线东莞客运总站和从莞高速的全面启动进一步突显石排东江区域中心的优势,石排已经成为莆田片各镇区进入深圳、广州以及粤东地区的重要交通要塞,又是东莞对广州、惠州经济融合的最直接落脚点,而且还可以得益于未来东莞大市区格局的有效辐射。产业发展上,石排已具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并且具有产业体系较为完备的优势。经过镇委镇政府富有远见的对14.5平方公里的东江沿线和通过“三停、三清、三扶”得到严格控制的大片未开发土地使得石排具备了全面发力的重要土地资源。石排镇将保护历史文化提升到打造文化名镇的高度,塘尾古建筑群被评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醒狮、康王诞被评为省第二批非物质遗产,石排镇也被评为广东省旅游特色镇和市创建文明镇(街)先进单位。从内部看,目前政通人和,人民安康,拥有率先构建和谐的有利条件。作为珠三角地区典型的工业化城镇,石排与其他镇区一样,面临着如何破解产业升级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的矛盾;同时,作为东莞相对落后的镇区之一,石排又面临着如何扬长避短错位发展实现后来居上的宏伟目标。因此,面对东莞东部经济带全面崛起的重大机遇,如何利用已有良好储备的发展动能,结合石排实际,创新发展模式,破茧而出,探索一条科学发展的新路,打造石排的核心竞争能力,实现石排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就成为摆在石排人民面前的一个亟需破解的难题。 

  

记者:石排镇提出“中国镇”的发展构想具有什么时代意义? 

  

梁桂全:自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工业化的飞速发展,珠江三角洲率先进入了高速城市化阶段,在城市空间不断扩大、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同时,随着一座座钢筋水泥浇铸的“灰色森林”拔地而起,中国自古所谓的“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风俗淹没殆尽,“千城一面”、风格雷同的城、镇泛滥成灾,全球化发挥着强势文化‘推土机’的功能,使多元的文化世界面临被‘推平’的危机,从而使一些城市已经很难找到层次清晰、结构完整、布局生动、充满人性的城市文化形象。不少中小城市盲目模仿大城市,为了气势而不顾城市环境,把高层、超高层建筑当作城市现代化的标志,建筑体量追求高容积率而破坏了原有的城市尺度和轮廓线,使城市景观变得生硬、浅薄和单调。人们赖以生存的城市家园不同程度地面临着记忆消失、面貌趋同、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城市的发展不断地满足并刺激着人们的物质需求,而精神上、心理上的慰籍和憧憬却在不同程度地失落。人们在为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而兴奋的同时,困扰和疑虑也在悄然滋生,由此引发了中国城市的特色危机。 

  

进入二十一世纪,在新一轮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传统与现代博弈,创新与落后相争,如何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不迷失方向,在光怪陆离的城市化发展中寻找到城市发展的真谛和坐标,在城市化不被模式化吞噬过程中去努力张扬城市的个性和特色文化,是摆在所有城市建设者面前的一道全新课题。在创新发展模式和追求特色城市化的艰难探索中,石排摒弃了所谓东方迪拜、东方日内瓦、东方威尼斯、东方底特律、东方夏威夷等等以西方文化嫁接在中国城市土壤上的所谓城市特色,提出建设一个弘扬中国文化、凸显岭南特色“中国镇”的构思和设想,以中国文化张扬城市个性、彰显城市特色,不失为一次中国特色农村城市化的先锋探索。记者:“中国镇”这个概念看起来似乎比较空泛,石排打造“中国镇”理念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梁桂全:石排“中国镇”理念的内涵就是历史与未来的交集、文化与经济的嫁接。 

首先,石排镇是东莞的文物重镇,民间文物资源丰富,塘尾村古建筑群、康王庙等都是‘国保’级文物,百年古树多达150多株。石排的发展不能脱离深厚的历史底蕴。但是,石排的发展又是面向未来的,目的是建设一个代表珠三角未来城镇最高形态的区域。因此,石排用“中国镇”的“经营历史、实验未来”的理念来同时包容历史和未来。把整个石排56平方公里土地当作一个既封闭又开放的“社区”进行统一建设、统一经营。在“中国镇”这个大“社区”内充分挖掘具有岭南特色的传统中国文化内核,使得石排成为周围工业沙漠中的一片具有厚重历史感的“文化绿洲”。同时,又要在“中国镇”中体现现代和未来的元素塑造,用现代服务业来充实现代感,让电子货币生活化运用、无车城市、城市污水处理封闭内循环系统等正在或将要实行的人类最新的社会管理技术和系统率先在“中国镇”进行实验。要在“中国镇”表现中华传统文明的未来景象。 

  

其次,打造“中国镇”,就是对石排传统文化优势进行充分挖掘和包装,把根植在石排最深处的底蕴体现到发展商贸服务业、创造宜居环境、构建和谐新城等具体的实践中去,对传统进行创造性的转化,把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传统文化与经济元素进行创造性的结合,为石排的创新发展提供最富魅力的甘汁。“中国镇”不仅是石排的形象品牌,也是石排各行各业保持持久竞争力的不竭动力。突破资源投入型工业发展模式,走文化注入和品牌拉动型发展道路,用文化经营塑造城市品牌,用城市品牌打造品牌城市,完成文化与经济的嫁接,让石排成为“中国岭南乡镇文化”的表现者和 

“东莞新模式” 

探索者。 

  

再次,打造“中国镇”,就是体现新型城市化的发展思路和理念。通过体现中国文化的城市形态建设以及岭南特色的包装打造,打破“千城一面”的城市诟病,彰显石排的个性与特色;通过统筹城乡发展,贯彻以人为本,推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贯彻社会和谐的城市理念;通过改善公共管理,完善制度建设,建立阳光高效、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通过用人文精神改造、塑造社区,使之成为体现人文关怀的精神家园,构建文明城市;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福利,完善社会保障,真正实现“居有其屋、少有所学、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构建人人安居乐业的富裕安康新城。 

记者:“中国镇”的基本定位是城市化和岭南特色相辉映,经济与文化相促进,“宜工”、“宜商”、“宜居”相统一,那么,石排应该如何在此基础上绘出自己未来的发展蓝图? 

  

梁桂全:石排“中国镇”总体上是一个创新乡镇发展模式和探索新型城市化的实验。“中国镇”生态建设、产业建设、城市建设、文化建设、公共管理等各内容共同构成实验的主体框架。石排人在“中国镇”这个实验室中本着求真、探索、变革精神寻求幸福生活的达成方式和文明的跨越。 

(1)生态环境构建。生态环境资源越来越成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资源,它承载着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负荷和居民对工作和居住环境的理想向往。石排“中国镇”的实验首先就要在生态环境建设上打好实验的基础,用过把文化与生态结合、把环境与产业结合的思路,构建体现“中国镇”特色,适宜“中国镇”居民安居乐业的良好生态体系,体现人人能够分享中国现代文明成果的城市生态。 

(2)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经济发展是“中国镇”实验的基础条件和基本目标。石排镇通过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来改变镇域经济的性质、提升产业竞争力。避开传统工业化的老路,把文化元素嫁接入产业体系,错位重点发展旅游、娱乐、商贸、房地产等行业,提升制造业的层次水平,完成镇整体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 

(3)城市形象重构。城市建设是“中国镇”品牌打造的核心内容。创新城市建设理念,在城市风格、居民服饰、饮食特色上充分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岭南特色文化,并适当融入现代主题元素,把这种风格体现到城市空间、功能布局和建筑设计等方面,保持石排的中国特色,打造“中国镇”的城市品牌。 

(4)传统文化的挖掘和文化产业的培育。“中国镇”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浓缩中国文化精髓,把它在一个镇集中体现出来。充分发掘康王诞、醒狮、麒麟、粤曲等传统人文资源,打造传统文化,突出开放、包容、探索、创新的岭南人文精神,并把它形成社区思想渗透到社会、经济建设的各个层面。要为立足于石排传统特色的观赏鱼养殖、红石山、塘尾古村落等资源,着力在旅游、餐饮等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形成服务中国镇的节庆、礼品以及服饰等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 

(五)公共管理。大胆探索公共管理模式的创新,把先进的管理方式、管理经验与社会的大变构现实和石排的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尝试在“中国镇”封闭范围内做公共管理各方面变革推广前的实验和试点。 

打造“中国镇”,实质上就是创新乡镇发展模式,走特色产业化和新型农村城市化之路,将石排的传统优势进行充分的挖掘和包装,将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的转化,把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进行创造性的结合,把根植在石排最深处的底蕴体现到发展商贸服务业、创造宜居环境、构建和谐新城等具体的实践中,为石排的创新发展提供最富魅力的元素,并将这些元素运用到经济发展、环境改造、城市建设、社会管理以及人文精神塑造中去,增强石排竞争力,建设一个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岭南特色、生态良好、城乡一体、富裕和谐的“宜工、宜商、宜居、宜游”的岭南文化新城、生态文明之乡、旅游休闲名镇,其实质就是一场为工业城镇转型和创新寻求合理解决方案的尝试。 

  

总体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以《石排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为蓝本,抓住东莞产业转型升级的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以挖掘石排历史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为核心,充分利用山、水、文资源优势,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城市理念充分融合,提升城市文化的品味和城市价值,打造个性独特的城市名片,大力发展旅游、商贸服务业及特色农业,实施自主创新与品牌战略,推动现代制造业进步与升级,并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通过合理规划设计,五年造新城打造岭南风格新城市景观,体现出较高的城市生态环境效能和高尚的艺术审美情趣;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向现代化长效管理机制以及市场化监理制模式转变;贯彻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和谐石排,争取在“十一五”期间或更长时期,把石排建设成为一个鸟语花香、绿树成荫、人民生活富裕、社会和谐安康、城市面貌雅致、城市风情独特,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岭南特色“中国镇”,成为东江经济带“核心城镇”,珠三角城市群中重要的商务休闲文化旅游特殊功能区,国内乃至国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文化旅游目的地。石排成为全省解放思想的排头兵,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和落实双转型的排头兵。 

具体目标:(1)综合实力更为强劲。各项经济指标力争实现在2008年的基础上到2012年翻一番、到2015年翻两番。到“十二五”期末,全镇生产总值力争突破200亿元,财政收入力争突破15亿元,税收收入力争如破20亿元,综合实力晋升全市前列。 

  

(2)发展方式更加科学。以打造具有岭南特色中国镇为总目标,加快向服务型、创新型增长转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处于全市较低水平。产业发展更加协调,做特第一产业、做强第二产业、做旺第三产业,三大农业基地产生规模化效益,石崇现代制造业中心有创造性突破,培育出一批名产品、名企业、名企业家,“两自”企业成为全镇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品牌城镇”的区域定位得到确定。 

  

(3)城市形态更具魅力。东江经济带“核心城镇”的区域定位得到确认,一个具有鲜明岭南特色的中国镇彰显的世人面前,形成“一框架两中心三基地四大门五片区”的城市发展格局;镇村组统筹发展,农民上楼基本实现,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城市管理实现全面彻底好转,国家卫生城镇、园林城镇、环保绿化模范城镇高标准创建,成为全市最适宜居住生活的精品城镇之一。 

  

(4)科教文化更有进步。岭南传统文化全面弘扬,醒狮、麒麟、粤曲等特色文化发展成为在全省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全镇文化体育康乐设施体系基本形成,图书馆之镇、博物馆之镇活力四射。“争创教育强镇、打造教育名镇”目标全面完成,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三大体系高标准建立,打响“学在石排”的品牌。 

  

(5)人民生活更显殷实。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实现社会治安全面彻底好转,建立起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保障网络,对弱势群体的帮扶、救济实现100%,广大投资者和外来人员的合法权益的到最公正的保障,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维护,各种矛盾和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中国镇”的建设成果惠及全镇人民。全镇上下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 

  

记者:根据自身的优势,“中国镇”应该从哪些方面定制发展战略?具体思路是什么? 

  

梁桂全:1、以张扬的岭南特色打造个性化的城市品牌。城市形象是打响城市品牌的重要名片,当前全市已经进入了城市化大发展的重要时期,在高度重视城市规划、加快城市建设的同时,以人为本和独具特色将是一座城市的魅力所在。石排城市化的破题之举,就是要在城市形象的特色上做文章,石排未来五年的造新城中,将体现岭南特色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始终,无论是在规划建设中对建筑风格设计的体现,还是在城市标识中对道路门户、市政设施、雕塑、绿化美化等方面的形象统一,都能让所有来到石排的人们感受到一种眼前一亮的触动,让石排处处彰显出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与现代元素的创造性结合,既富有地方特色而又充满现代气息,体现出较高的城市生态环境效能和高尚的艺术审美情趣,构建出一个集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现代建筑于一体的具有岭南特色的绿色城镇。全镇上下在观念上不断有新突破,视野上不断有新拓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将最出彩的城市形象展示出来,将最深厚的城市文化底蕴彰显出来,全力打造出一个具有岭南特色的魅力“中国镇”——东莞石排。 

  

2、把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进行创造性的结合,构建石排城市核心价值与文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城市以精神论输赢。石排有着优良的人文传统,从保存完好的历史遗迹,到改革开放全市第2家三来一补企业的落户,以及诸多在海内外有着辉煌成就的杰出人士,都彰显着在石排这块人杰地灵的热土上,涌动着一股勇于拼搏进取、不甘人后的奋发精神,这就是这座城市最富持久力的精神内核。这种精神反映到城市的文化建设中去,进而找到城市的核心价值,增强城市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同时打造最具特色的文化载体,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丰富元素,将醒狮、麒麟、粤曲这些最本色的文化艺术发扬光大,在传统节庆、体育竞技项目、群众娱乐项目、传统文艺等方面培育出石排的特色文化品牌,营造出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将中国镇的古韵底蕴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融传统于现代、化古韵入潮流构建城市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岭南文化是石排镇实现‘中国镇’构想的区别特征。石排镇区域内具有岭南特色的塘尾明清古建筑群、燕岭古采石场遗址、宝潭康王庙、龙眼岗贝丘遗址、中坑王氏大宗祠、福隆古塔、埔心古建筑群等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的康王诞、醒狮、麒麟、粤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石排镇设计‘中国镇’、创建‘文化石排’的先天的文化资源优势。他们既成为石排镇实施特色化的错位发展战略的一个途径,同时也保持了中国传统文化内部的文化多样性。石排镇在他们的‘中国镇’构想中,对传统进行了创造性的转化,把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进行了创造性的结合,使他们的构想既具地方特色又充满现代气息。 

  

3、充分发掘岭南传统文化元素丰富城市内涵加快城市建设。积极开展‘中国镇’主题研究工作,邀请一批知名建筑单位和建筑大师担纲主持专题研究,结合石排独具的历史人文资源,提炼出岭南特色‘中国镇’的元素,进一步丰富‘中国镇’的城市内涵;重点打造以利丰城市广场为中心的商住核心区,发挥镇中心区的集聚力和辐射力。加快旧中心区改造工程,分步实施太和路段、海仔河沿线、东江沿岸、石排大道中心区路段等拆迁项目,腾挪土地、拓展空间。重点启动青少年宫、图书馆、体育馆、科技馆等文化教育项目的规划选址工作。启动包括三大商会大厦、岭南花园酒店、崇威酒店升级、中信世纪城、利丰城市广场、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建设等在内的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加快一环六横六纵路网框架建设,加速石排大道、石崇大道、海仔北路、工业大道、东江大道田寮立交、龙岗大道、东江大道、田寮全互通立交的相关拆迁,打通龙腾路、中心路、向沙路等三条南北走向的主干道以及各村组之间的断头路,实现全镇内10分钟可达中心区。 

  

4、以“中国镇”文化品牌推动旅游经济及特色产业发展。石排在创建具有岭南特色‘中国镇’中,将要把56平方公里作为一个大的旅游景点来规划,把东江沿线规划成滨江长廊道,打造东江沿岸景观带、酒店一条街生态旅游;开发红石山主题公园与海仔河风光,打造区域性旅游休闲带。海仔河将参照南京秦淮河、苏州运河,建成城市景观河涌,丰富城市水文化。同时,还把古村落规划成为古城片区,还有新城区,满足居住、旅游、度假、投资、会议的需要。将规划3个美食城,住在五星级酒店的客人,可以在高档的酒店餐厅里用餐,既可以品尝岭南特色家乡菜,也可以品尝到异地美食。这些都将在‘十一五’期间完成,到2010年,石排会成为一个整体的大的旅游目的地,吸引五湖四海的人前来旅游、度假、投资创业。 

  

中国镇既是一座城市的形象品牌,更是这座城市各行各业蓬勃发展、保持持久竞争力的不竭动力,通过城市品牌打造品牌城市,是中国镇推动产业发展的一条最根本思路。在农业产业化方面,充分挖掘石排传统的家鱼、观赏鱼养殖业的优势,走品牌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在现代制造业方面,要结合中国镇的独特城市定位,用好这个特殊的市场品牌、特殊的城市概念,在服饰、灯饰、玩具等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加入传统元素,自主创造出富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系列产品;在现代服务业方面,要将文化旅游、烹饪餐饮、中医保健等中华特色行业进行挖掘培育,打响独具石排特色的现代服务业。把中国优秀建筑的文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依靠环境、文化带动产业升级体现创新发展。打造一个集‘中国建筑、岭南特色、现代元素’为一体的现代城镇,把根植在石排最深处的底蕴体现到发展商贸服务业、创造宜居环境、构建和谐新城等具体实践中去。 

  

5、“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中国镇”。“以人为本、和谐共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维,打造岭南特色中国镇必须秉承和体现这一传统文化理念。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化水平提高,最终都要体现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维护上,要大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协调发展,积极谋划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农村向城市、农民向市民转变;大力推进公共事业发展,努力提高政府服务水平:下决心解决污水处理问题,整治环境卫生,创建国家卫生镇;加强治安的控制管理,营造安居乐业的外在环境;关注新莞人的生活和发展问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城乡一体、完全覆盖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医疗卫生改革,切实解决居民看病难的问题;努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社会福利,实现本地户籍居民大、中、小学全免费教育,大力促进石排教育发展,打造教育名镇;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将醒狮、麒麟、粤曲等文化艺术发扬光大,在传统节庆、体育竞技项目、群众娱乐项目、传统文艺等方面培育出石排特色文化品牌,为人民群众提供公益文化服务设施,以信息化为手段提升政府行政管理能力和社会公共服务能力,缩小数字鸿沟。同时创建和谐的人文环境及勇于开拓的奋发精神,形成城市竞争的软实力。 

  

记者:西距东莞市区20公里、广州50公里,南往深圳70公里,这么优越的地理条件,再加上本身丰厚的产业基础和产业资源,石排镇如何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中国镇”的价值创构和产业转型? 

  

梁桂全:根据地区战略产业的形成机理和特征,按照东莞以及珠三角的市场需求、当今科技进步的趋势以及产业的发展属性,立足石排的产业基础和产业资源,接受周边产业辐射,积极培育和发展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产业体系,同时形成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互促进、融合的良性循环局面,从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选择三方面打造具有“中国镇”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中国镇”的价值创构和产业转型。 

  

(一)优化产业结构,完成向服务和价值创造的转型。 

  

利用石排镇产业体系相对完整的优势,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中体现协调发展。努力做优第三产业、做强第二产业、做特第一产业,全面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二、三产业良性互动,第二产业反哺、激活第一产业。 

  

第三产业借助新一轮大造新城、大造环境的契机,重点抓好房地产、酒店、会展、中介服务、饮食、旅游休闲等对发展有巨大拉动作用的行业。通过引入若干个有品牌、有实力的大型地产项目全面打造“宜居石排”的美誉,通过引入星级酒店等旅游休闲企业全面启动东江沿岸休闲带的开发,通过扶持现有商贸企业、中介服务业,优化商业布局,进一步突出镇中心区核心商业圈的地位。 

  

第二产业把调整结构、确立产业定位、提高档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产业升级的重点。尤其是随着石排整个发展环境的全面提升,石排具备了选择优质企业的基础。在行业上要把汽车零配件、精密装备制造业等高附加值制造业作为提升发展水平的关键突破口。在政策上、资源上优先扶持引入。对于电子、塑胶、五金、模具等传统优势产业,要借助“科技东莞”工程的全面实施,积极与市科技研发服务平台相对接,利用好政策资金,努力形成专业化的产业集群。对于耗能高、污染重、信誉差的劣势企业,尤其是拖欠工人工资、商业欺诈、制假造假方面存在不良记录的企业,要加快淘汰步伐。 

  

第一产业坚持工业反哺农业,政府每年将安排300多万资金,对基本农田每亩补贴200元。立足石排的传统家鱼、现代观赏鱼、蔬菜、花卉等传统优势产业,主动对接市在推动农业生态园区发展中的辅助政策,着力建设以安业渔场为基础的观赏鱼养殖生态园、以独洲片为基地的花卉种植生态园,全面提升石排农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以先进制造业为基础推动工业化进程,以现代服务业为特色加快城市化步伐,提升中心区职能。不断强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新、升级第二产业的发展动力,使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成为第二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培育、优化第三产业的发展动力,使特色品位和高辐射力成为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在强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经济发展推动力的同时,努力促进两者的相互促进。发展石排第二产业,形成一定的经济容量,提升城市经济实力、城市内涵品位和市民人文素质,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经济基础;与此同时,通过提升第三产业来优化石排的商业氛围和营商环境,为第二产业提供较低运营成本和较高经营收益。通过两者的相互促进,提升双方的产业竞争力,从而使石排的经济综合实力得到提升。 

  

(二)优化产业集约布局,打造“中国镇”优势产业链。 

  

1、“中国镇”产业布局的重构 

  

根据石排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交通状况、产业基础以及市场需求,按照“集约发展、相互协调、因地制宜”的思路,打造“一核、四轴、三基地”的产业集约布局。一核是石崇现代制造业中心;四轴是中心区商贸发展轴、东江沿岸的休闲发展轴、石崇的商务发展轴、红石山――海仔河的旅游发展轴,三基地是田寮观赏鱼养殖基础、沙角花卉种植基地、鲤鱼洲果蔬种植基地。 

  

(1)构建“一中心、三支点”制造业布局,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强化以石崇现代制造业中心为龙头的石排制造业中心的建设,统一按“一中心三支点”的布局进行调整,对石排现有工业企业进行整合,未进入这些园区的企业要限令拆迁或关停。实施大平台带动,加快石崇现代制造业中心的整合升级,努力解决目前管理权分散、规划配套滞后等问题。加强石崇现代制造业中心开发管理力度,形成镇级主导的管理模式,积极推行统一规划,统一招商,统一管理,统一品牌的开发模式,开发可连片的土地,制定引导和扶持政策,要重点面向世界500强、国内著名企业和本土民营企业进行招商引资,形成具有特色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地。努力提升集约开发水平,鼓励旧村旧厂拆迁,全面控制未开发土地和闲置地,规划建设超前的商贸服务区、配套生活区、教育医疗区等,促进其优化升级,打造国内外有影响的现代制造业中心,使石崇成为全镇制造业产出效益最高、拉动效益最大的龙头。利用东部快速路两侧土地统筹集中开发为高科技产业园区的契机,将石崇现代制造业中心与其联动发展,发挥其辐射效益,高起点发展先进制造业。优化大基、石岗、沙角三个制造业支点,三个支点均为现状工业集中并归园区,应予以保留,原则上不再扩大,而转向深入挖潜,通过利用高新技术促进传统工业的改造,同时改善园区内部配套设施,提高园区生态环境质量。通过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逐步将分散在各村的企业向支点集聚,努力把三个支点打造成精品型现代制造业园区。 

(2)构建“四轴”的服务业布局。结合石排的特色资源和东莞市及珠三角制造业的布局,石排现代服务业将重点发展“四轴”: 

东江沿岸发展轴——打造沿江观光生态绿化带、酒店一条街。以打造休闲度假、星级酒店、工业博物馆、商贸居住、生态旅游于一体的发展轴为目标,借助岭南花园酒店、中信世纪城、工业博物馆、湿地公园、体育公园、沙滩公园等重点项目为龙头,重点发展旅游、商务、会展等现代服务业。 

石崇的商务服务发展轴——以连接石崇现代制造业中心与东部工业区的石洲大道为轴线,提升商务氛围、改善营商环境,发展商务服务业,支撑服务石崇现代制造业中心。重点发展技术服务业、现代物流业、工业咨询业和汽车服务、工程装备配套服务、工业信息服务。与发展会展经济相结合,打造专业市场一条街,以批发为主,兼营零售,推动专业市场功能创新,包括信息聚集和传递功能创新、展销展示功能创新、进出口代理功能创新、与现代电子商务相适应的配送中心功能创新、专业市场交易技术的创新。建设职教、检验、科研、酒店与展览设施,发展科技、信息、商贸、资讯、会展等现代服务业,促进石崇制造业中心的产业升级转型。中心区商贸服务发展轴——以完善镇中心区功能和建设未来区域中心的定位为目标,打造以利丰广场和石排公园为中心,并向滨江地区延伸的商贸中心区,通过对现有商业设施进行整理、推动石兴路与石排大道之间工业企业搬迁,丰富商业业态,形成繁荣的商业街区。沿石排公园向滨江延伸,推动区域性体育与文化设施的建设,打造集体育竞赛、文化娱乐、历史文化、休闲购物于一体的公共体育文化商业活动中心。内部设置文化展览中心、演艺中心、艺术画廊、文化酒吧、创艺工作室等文化艺术服务项目;增设以都市运动休闲服务为特色的体育特色专业店、品牌专卖店;同时结合服务优势,引进大型购物中心、小型精品商店、餐饮、娱乐、酒店项目,从而形成多样化、富于活力的步行街区。 

红石山——海仔河旅游发展轴。以红石山主题公园与海仔河风光带为中心,构筑集文化休闲、旅游度假、美食餐饮、居住疗养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区域性旅游休闲带。要积极推动旧村改造,以红石山主题公园、海仔景观带以及塘尾古建筑群等为依托,加快生活文化配套设施建设,打造一个历史文化新区,打响充满浓厚人文气息的珠三角知名旅游度假胜地品牌。 

(3)构建“三基地”的农业布局。着眼于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对农业产业化给予资金、物资、技术、税收等方面优势,重点建设田寮观赏鱼养殖基地、鲤鱼洲果蔬种植基地、沙角花卉种植基地等三大农业产业基地。 

三大农业基地应培育主导产业、扶持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基地规模化经营、企业化管理,以建设生态农业为基本目标,同时注重科技研发,开发名、特、优、稀产品,注重市场开拓与品牌培育,形成示范与繁殖推广功能,加强对周边地区特别是惠州博罗地区辐射,抢占市场的制高点,同时增加信息服务、培训与生态旅游功能,逐步结合周边工业园区同专业市场的发展,形成产、加、销与农、工、贸一体的运行机制,延长产业链,创造更大的效益。发展创意农业,把石排建设成为广东省农业研发基地之一。 

2、“中国镇”优势产业链的打造,形成产业集群。 

以产业园区为载体,重点吸引和培育产业龙头项目,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产业集聚群,从而提升产业的整体水平和档次,形成与周边地区的产业梯度。以产业化为链条,加大石排与周边地区的文化资源的整合力度,扩大石排文化的外延和影响力。重点从5个方面做好“中国镇”产业链的打造,努力形成产业集群。一是抓龙头打造产业链,继续加强招商引资工作,极大力度引进一批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环保型龙头企业、IT产业及企业研发中心、服务总部落户,形成产业链上游高端;二是抓配套打造产业链,促进一批外资企业向本土化发展,对接一批外资企业与民营企业,通过转让、参股等多种形式,形成与龙头企业和大项目相配套的产业链中下游低端;三是抓效益打造产业链,坚持以效益为首要标准,重点扶持一批镇“纳税十强”、“出口十强”等企业,培育其做大做强成为行业另领跑者。四是抓特色打造产业链,立足于石排传统特色的观赏鱼养殖、红石山、古村落等资源,着力在旅游、餐饮等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形成服务中国镇的节庆、礼品以及服饰等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打造“美食名镇、购物天堂、居住胜地”。五要抓节能减排打造产业链。坚决落实“三停、三清、三扶”及“整治一批、淘汰一批”的要求,对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一律不引进,对重点污染企业一律定期公告检测结果,对污染严重的企业一律关闭,促进产业链的打造升级。 

(三)“中国镇”重点产业的选择 

“中国镇”既是石排的形象品牌,更是石排各行各业蓬勃发展、保持持久竞争力的不竭动力,通过城市品牌打造品牌城市,就是“中国镇”推动石排产业发展的一条最根本的思路。因此,“中国镇”在产业发展上体现出石排自身特有的内在优势。要重点发展观赏鱼养殖业、观光旅游业、餐饮业、中国传统节庆和礼品产业、精密五金产业、光电节能产业、计量仪器和仪表产业、汽车配件产业、IT电子玩具产业、制帽产业等行业。其中,农业要充分挖掘石排传统的家鱼、观赏鱼养殖业的优势,走品牌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在制造业方面,要结合中国镇的独特城市定位,用好这个特殊的市场品牌、特色的城市概念,在服饰、灯饰、玩具等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加入传统元素,自主创新出富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系列产品;在现代服务业方面,要将文化旅游、烹饪餐饮、中医保健等中华特色行业进行挖掘培育,打响独具石排特色的现代服务业。 

1、先进制造业紧跟国际产业转移和产业分工变化趋势,融入东莞市及珠三角第二产业的优化升级,强化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的推动力,加快工业向技术资金密集化转型、工业链向价值链高端拓展。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规划设计的后发优势,通过集中引进与主导产业关联度高的大型工业项目,带动产业集聚的发展,提升产业配套能力,以及第二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借助东莞东部快速路,充分接受松山湖科技产业园高科技产业和东部工业园现代制造业的辐射和产业转移,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和深精加工度等先进制造业。(1)电子信息产业。作为东莞电子信息产业的后发地区,石排的电子信息产业将面临新的发展契机和高的发展起点。东莞的主要电子信息业产业集群,如石龙、石竭、黄江、寮步、清溪等都位于石排的周边,随着东莞电子信息产业的优化升级,这些产业集群将对石排产生极大的产业辐射力。从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角度,把握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和电子信息产业向东莞转移的新潮流,以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和人才密集的高档大型电子信息项目为龙头,以工业园区集聚发展为模式,以集成电路、通信、计算机和汽车电子产品为重点,结合光电一体化发展趋势,大力拓展和提升电子信息产业链,形成企业多、配套齐、技术高、竞争力强、影响力广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2)装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范围广,门类多,技术含量高,与其他的产业关联度大,具有很强的经济带动性,是工业化时期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石排在发展装备制造业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可充分利用周边齐全和成熟的产业配套,提高运作效率和降低运作成本,从而提升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同时,东莞雄厚的机械、电子工业基础和强大的资源与市场支撑以及突出的加工制造能力使石排发展装备制造业具有优越的大投资环境。目前,从石排装备制造业现有的产业基础、产业结构以及技术现状来看,尚不具备全面突破的条件,应结合装备制造业集群化、信息化以及全球化趋势,从优势产业和少数关键领域入手,在引进外资方向上给予侧重倾斜,集中力量取得突破,重点发展以电子专用设备、模具为主的机械设备制造;以汽车电子设备、汽车零配件为主的交通设备制造业。2、现代服务业按照“高起点、重特色、强辐射”的原则,立足石排的服务业资源,放眼珠三角,借助新一轮大造新城、大造环境的契机,大力发展高关联度、高辐射力、高技术含量的现代服务业。与其他中心城区的服务业形成错位发展,分解莞城、石龙的城市功能,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全面打造有石排特色的“山、水、文”高端现代服务业品牌。大力引进大型房地产、星级酒店、休闲娱乐项目,通过服务业水平和品牌的提升,改善石排营商环境,吸引生产性服务业的入驻,从而进一步促进石排现代服务业竞争力的提升和辐射力的加强。(1)商务服务业。商务服务业是生产性服务业中的重要产业之一,是生产性服务业优化升级的主要标志之一,也是区域创新的主要动力之一。随着东莞第二产业布局的集聚和优化,石排商务服务业将面临巨大的市场需求。按照错位发展、循序渐进、集聚发展的思路,以东部商务服务产业园为载体,以东部快速路两侧土地统筹的开发和华南科技检测中心的投入使用为契机,着重发展三个公共性服务业和三个专业性服务业。三个公共性服务业:技术服务业(工业设计、研发服务、技术开发、技术交易与技术转移、质量鉴定、技术检测、技术评估与咨询、知识产权服务等)、现代物流业(包括第三方物流、专业运输、物流配送、仓储管理、国际采购等)、工业咨询业(包括投资咨询、企业管理咨询、品牌运作、企业发展战略、市场营销与策划、企业形象包装、产品广告设计、专业技术培训等)。三个专业性服务:汽车服务(包括汽车维修、汽车保养、汽车租赁、汽车信贷、汽车保险和汽车展示等)、工程装备配套服务(包括工程设计、设备安装、工程承包、装备维修、设备租赁等)、工业信息服务(包括电子商务、数字通讯、自动控制、软件开发、系统集成、数据服务、企业管理信息化等)。 

(2)旅游会展业。旅游业具有强关联带动效应及对劳动力的强吸纳能力,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提升整体经济质素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会展业的发展更将会产生1:100的带动效应,直接带动旅游餐饮、交通运输、休闲娱乐、金融商业等相关产业的兴旺,造就无限的商机和巨大的效益。石排在创建具有岭南特色“中国镇”中,将要把56平方公里作为一个大的旅游景点来规划,把东江沿线规划成滨江长廊道,打造东江沿岸景观带、酒店一条街生态旅游;开发红石山主题公园与海仔河风光,打造区域性旅游休闲带。海仔河将参照南京秦淮河、苏州运河,建成城市景观河涌,丰富城市水文化。同时,把古村落规划成为古城片区,新城区则满足居住、旅游、度假、投资、会议的需要。规划引进一批五星级酒店和美食城,使石排会成为一个整体的大的旅游目的地,吸引五湖四海的人前来旅游、度假、投资创业。按照科学规划、高起点发展和资源优化整合的思路,以山、水、文相结合为中心,以打造“两带、三区、三点”的旅游空间发展格局为主要手段,以建设星级酒店为突破口,提升旅游会展业的发展环境和水平,打造“中国镇”区域品牌。结合东莞市的产业优势和依托制造基地,发展具有石排特色的会展经济,形成以石排工业博物馆、华南科技检测中心、星级酒店为支撑的生态会展经济圈,加快培育具有石排特色的区域性会展品牌。结合会展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充分考虑商务人士的需要,大力发展商务旅游业,形成会展经济与旅游业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格局。 

加快红石山主题公园、湿地公园、明清古村落景观园及配套游乐设施建设,大力扶持发展农家乐、观赏鱼养殖等特色饮食、休闲产业,增添石排中国镇的魅力和吸引力。 

3、以文化元素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在产业发展上展现特有的“中国镇”节庆文化元素,在原有的产业格局内,突出重点,发展具有“中国镇”风格的“节假日产业”,打造独具”中国镇”特色的假日经济链。在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元宵节、盂兰节、重阳节、冬至等传统节日全部放假,通过假日促进消费。以西方“圣诞产业”为参照,发展独具石排特色的“春节产业”, 

在服饰、灯饰、玩具等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加入传统文化元素,自主创新出富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系列产品。在现代服务业方面,将文化旅游、烹饪餐饮、中医保健等中华特色行业进行挖掘培育,打响独具石排特色的现代服务业。从而带动传统产业的提升改造,创造新的消费需求与市场空间。 

记者:城市文化是增强城市竞争力与知名度的一个关键因素,也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中国镇”的文化建设如何在传承传统文化中培育创新型文化,增强软实力的竞争力? 

梁桂全:“中国镇”的内核就是塑造中国特色城镇文化。城市文化是增强城市竞争力与知名度的一个关键因素,也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要充分利用石排悠久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文物资源,搭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载体,弘扬和传承中国优秀文化艺术;在精神内核上塑造“中国镇”“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创新思想,并把它作为渗透进“中国镇”其他各个建设内容和传承进“中国镇”未来建设的基因。要将这种精神和思想反映到城市的文化建设中去,进而找到城市的核心价值,增强城市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创新传统文化的载体建设。对全镇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康王诞、醒狮、麒麟、粤曲等传统人文资源,全面做好规划和开发,启动红石山古采石场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加快塘尾古建筑群等文物的修葺和开发,使人文品牌真正成为“中国镇”的一大亮点。抓好一批文化阵地的打造,尤其是刚刚落成的镇影剧院要打造成为石排人民享受艺术盛宴的殿堂,同时进一步发挥镇文联的桥梁纽带作用,扩大石排创作基地的凝聚力,通过政府搭平台让来自全市乃至全省的优秀文艺创作者脱颖而出,推出一批石排原创精品节目,使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努力打造中国镇的文化品牌。抓服务、塑特色、创品牌,加快改造镇村组企业的文化设施和活动场所,探索建立送文化下基层活动的长效机制,同时对春节、国庆等各种中国节庆,大胆创新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沙龙、文娱活动和文化体育经济活动。把“中国镇”的建设作为石排文化建设的核心。镇政府要政府出资组织晚上镇区的娱乐活动,包括粤曲表演、群体舞等,丰富人民生活娱乐活动,在“中国镇”做一个粤曲大舞台,并进行宣传经营,组织全国的粤曲比赛活动进行粤曲的推广。充分利用“中国镇”的文化品牌,提供优越条件给文学创作者提供创作环境,把“中国镇”建成中国文学创作基地,申请成为国内重点文学评选和颁奖地。打造“中国镇”,最终目的还是要让石排人能保持优良的传统文化,在重要传统节庆日,“中国镇”将举行换装晚会,所有村民、企业员工、机关工作人员等都脱下西装,全部改穿唐装或者中山装。加强青少年对传统节日的认识,把冬至、端午等传统重大节日设为地方假期,让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工作人员得到休息,同时也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传统文化产业化。文化竞争力是石排的重要后发优势。“中国镇”不仅仅是用文化来充实理念,更是可以通过“中国镇”的品牌,打造文化产业。要充分借助中国镇的概念,整合各行业的文化资源,吸引各类资本进入传统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重点发展与传统文化元素有关的观赏鱼养殖业、观光旅游业、餐饮业、中国传统节庆和礼品产业IT电子玩具产业、制帽产业等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应该紧密围绕市场化运作的原则进行,进行经营模式的创新。可以充分利用“中国镇”的品牌效应,吸引文化产品的批发商逐渐集中到石排进行交易,慢慢形成一个文房四宝、石、字、画等文化产品的集散地。再规范这个集散地。发展文化产品的一级拍卖市场和二级流通市场,延伸其价值链。由拍卖市场来对文化产品进行市场价值发现和市场定价,由二级流通市场来增加文化产业的价值,并带来文化产品交易的繁荣。如果“中国镇”能够形成这样一个文化交易市场,将可以帮助石排发展成为全国性的文化产品交易中心和集散地,实现产业化的文化经营,让文化氛围和文化产品的交易成为石排未来独树一帜的标志性品牌,是最具吸引力、凝聚力和竞争力的亮点。 

“中国镇”另外一个文化产业化的重要途径就是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要充分利用石排丰富的人文资源和“中国镇”理念中的文化内核,集中发展与传统文化相联系的创意产业,特别是广告、设计和动漫产业。可以支持创意企业结合石排的传统历史开发动漫游戏和儿童历史教育动画片,在“中国镇”集中配置广告和设计企业的集聚,成为时尚潮流的内容创作地。培育创新型文化,构建学习型城镇。“中国镇”是历史与现代的结合,“中国镇”的文化内容不仅仅包括岭南特色的传统文化,还包括以创新为特征的现代文化元素。因此,构建创新型文化也是“中国镇”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内容。要在全镇培育和弘扬石排精神,引导全镇上下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忧患意识,增强全镇人民对石排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使全镇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要努力构建学习型城镇,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构建“中国镇”创新体系。创新型城市是指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的城市,对其它区域具有高端辐射与引领作用。“中国镇”要建设成为创新型城镇,就要充分利用各种创新要素,构建城镇创新体系。(1)建立和健全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面向市场,采取多渠道、多途径筹集科技资金,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撑、社会集资和引进外资为补充、优惠政策作扶持的全社会科技投入体系。对技术创新进行鼓励,如允许将技术创新的投入作税前列支等;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引导加大R&D经费的投入力度,鼓励金融机构扩大科技贷款规模,增加科技经费投入;鼓励和引导金融部门调整信贷结构,提高对科技项目的贷款比例,对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给予重点支持,强化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机制,等等。要加快对“中国镇”内中小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引入风险投资基金,探索建立政府、银行、信用担保机构和企业“四位一体”的融资新模式。进行镇引入风险基金种子基金的尝试。(2)加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采取得力的措施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加快建立企业合理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体制,为科技人才成长营造良好环境;通过重大科技项目和重点工程凝聚人才、培养人才;坚持以人为本,深化人事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有利于发挥科技人员创造性的软环境,完善聚集人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措施;切实提高科技人员尤其是业绩突出的高层次骨干人才的可支配收入水平和福利待遇。 

(3)从实际出发,形成较为完善配套的政策环境。制定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措施,利用各种政策工具,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的导向作用。首先,不断加强和完善企业自主创新体系,这是促进企业自主创新不可少的基础性措施。其次,制定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具体措施,为企业自主创新活动创造更好的环境;再次,在科技计划、服务网络、进入国际市场等多方面扶持企业,推动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为石排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牵线搭桥。打造“学在石排”品牌。以建立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等三大教育体系为目标,优化资源,提升质量,使教育成为推动全镇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基础教育方面,要着眼于解决当前品牌化的优质学校不足和新莞人子女享受优质教育难两大问题,加快现有教育资源的整合优化,培育更多的省、市优质等级学校,大力引进北大附中等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辐射力的教育品牌,最大限度地发挥基础教育在服务民生、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职业教育方面,要立足于服务新莞人培训和本地人就业创业两大工程,主动承接东莞理工学校作为全市职业教育联合办学基地的辐射,以一流的水平办好市职业技术学校,彻底解决石排镇产业发展中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和本地人就业创业技能不足等深层次问题。在成人教育方面,要以构建学习型石排为目标,大力推进企业岗位培训和成人继续教育,以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基地,通过开展社区教育和远程教育,形成社会化、开放式的教育网络,构建完善的成人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要在“中国镇”扎实开展学习型村(社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家庭创建工作,积极推进全民读书月活动,着力培养百姓的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重点启动青少年活动中心、图书馆、体育馆、体育公园等文化教育项目的规划选址工作。鼓励创办民办大学,吸引国内、省内著名大学来石排设立教学点、研究点。给所有“中国镇”居民办理读书卡,给全体居民提供免费借书的服务福利,以在全镇形成良好的读书风尚和善于思考与创新的社区思想。 

记者:在城市建设上,如何解决“中国镇”传统与现代的结合难题? 

梁桂全:城市建设是“中国镇”品牌打造的核心构件。在“中国镇”的城市建设中,最关键的就是要明确城市风格定位,对石排的历史、现状、机遇进行系统性研究,将地理生态条件、历史人文资源与时代风格充分结合,在城市风格上充分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岭南特色文化,并把这种风格体现到城市空间、功能布局和建筑设计等方面。要把“经营城市”的理念贯穿与造新城的全过程,实现城市的自我增值。用中国传统文化来处理“中国镇”传统与现代的结合难题,在城市品牌塑造中集中地表现由中国方程解构“中国镇”空间变奏的主题。 

  

把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进行创造性的结合,构建石排城市核心价值与文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城市以精神论输赢。石排有着优良的人文传统,从保存完好的历史遗迹,到改革开放全市第2家三来一补企业的落户,以及诸多在海内外有着辉煌成就的杰出人士,都彰显着在石排这块人杰地灵的热土上,涌动着一股勇于拼搏进取、不甘人后的奋发精神,这就是这座城市最富持久力的精神内核。这种精神反映到城市的文化建设中去,进而找到城市的核心价值,增强城市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同时打造最具特色的文化载体,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丰富元素,将醒狮、麒麟、粤曲这些最本色的文化艺术发扬光大,在传统节庆、体育竞技项目、群众娱乐项目、传统文艺等方面培育出石排的特色文化品牌,营造出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将中国镇的古韵底蕴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融传统于现代、化古韵入潮流构建城市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岭南文化是石排镇实现‘中国镇’构想的区别特征。石排镇区域内具有岭南特色的塘尾明清古建筑群、燕岭古采石场遗址、宝潭康王庙、龙眼岗贝丘遗址、中坑王氏大宗祠、福隆古塔、埔心古建筑群等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的康王诞、醒狮、麒麟、粤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石排镇设计‘中国镇’、创建‘文化石排’的先天的文化资源优势。他们既成为石排镇实施特色化的错位发展战略的一个途径,同时也保持了中国传统文化内部的文化多样性。石排镇在他们的‘中国镇’构想中,对传统进行了创造性的转化,把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进行了创造性的结合,使他们的构想既具地方特色又充满现代气息。 

城市功能的升级与拓展。优化升级城市功能,打造和完善石排镇中心区的城市功能,以提高对外交通便利性、产业辐射力以及文化影响力为手段,坚持城市、生态、产业、文化、社会协同推进的原则。优化城市内部功能布局,实现城市协调快速发展。根据同质地域与异质地域的划分原则,结合地域单元功能作用与分工联系,将石排划分为五大功能片区,分别是新城镇中心片区、塘尾古城片区、石崇现代制造业中心片区、红石山风景旅游及高尚居住片区和现代生态农业片区。新城镇中心片区以强化集聚能力、优化功能布局、适度超前规划为手段,扩大发展空间,突出发展亮点,打造集行政、商贸、文化、教育、居住于一体的“山、水、文”新城市中心。 

未来的“中国镇”还将对功能做进一步的延伸和拓展,重点发展高端服务和高尚居住功能,同时努力建设一座与珠三角现有城市形态截然不同的,以科技和生态为主要表征的“未来之城”,拓展“中国镇”对人类最新实用技术的运用试点功能。例如,未来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中国镇”将做一个世界未来城市新形态的试点,建设世界上第一个具备真正生态完整性的生态城。生态城内在各个方面(包括能源、交通、水和食物供给)都是节约的,对周围环境不造成任何污染。城内试用全新的运输体系,用电动车替代汽车,电动车通过一个导航系统来全程控制,在城市中按照人们的声控指令,像电梯一样运动(只不过行动方向是水平的)。它也没有交通噪音,制动性也更为安全,而且在不使用的时候,可在类似“加油站”的太阳能车站中自行充电。城中建有人工池,和生物的水净化系统连接在一起,是一个密闭的水循环系统。城中的居民生活、生产用水,并不是从城市外面运送过来的,而且废水也不会被运送到城市之外。类似的如人类最新的金融电子支付技术的实地试用、城市管理电子全覆盖系统的实地试用检测等都可以在“中国镇”先行先试,并利用这一功能把“中国镇”的品牌传导向国际。空间布局的重构与优化。石排“中国镇”的城市总体发展战略是“东优、西拓、南联、北进”。东优就是以整合和优化东部农业生态片区为重点,打造“三高”型和生态旅游型农业基地。西拓就是依托西部景观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土地储备量大、交通条件便利等有利因素,将城镇向西拓展,融入大市区,构筑东莞市北部城市生活带。南联就是要加强与东部快速路两侧土地统筹区域的协调联动,打通与横沥、茶山等镇街的道路,推动石崇现代制造业中心向南拓展。北进,就是要加强对北部滨江土地资源的统筹开发,将中心区印象风景秀丽的东江之畔,拉大城市建设框架。根据这样的战略,未来全镇将按照“一框架两中心三基地四大门五片区”进行空间布局。其中,突出镇中心建设,重点打造以利丰城市广场为中心的商住核心区和以石排公园为中心的行政文化金融商务核心区。石崇现代制造业中心片区规划由北至南建设三大园区组团,分别是传统制造业组团、创意产业组团和新兴高科技产业组团。形成城市集聚力、辐射力和服务力较为完善的镇中心区,建成以红石山、海仔河、湿地、沙滩等自然景观为依托的城市主题公园,成为全市最适宜创业和居住的镇区之一。城市品位和形象的改造与提升。坚持以先进文化引领城市文化,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和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和个性魅力。石排城市化首先要在城市形象的特色上做文章。邀请一批知名建筑单位和建筑大师担纲主持专题研究,结合石排独具的历史人文资源,提炼出岭南特色“中国镇”的元素,进一步丰富“中国镇”的城市内涵。石排的新城建造中,将体现岭南特色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始终,无论是在规划建设中建筑风格设计的体现,还是在城市标识中在道路门户、市政设施、雕塑、绿化美化等方面的形象统一,都能让所有来到石排的人们感受到一种眼前一亮的触动,让石排处处彰显出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与现代元素的创造性结合,既富有地方特色而又充满现代气息,体现出较高的城市生态环境效能和高尚的艺术审美情趣,构建出一个集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现代建筑于一体的具有岭南特色的绿色城镇。记者:结合当地实际,城市建设有什么具体措施?梁桂全:建设标志性文化设施 

。要全面推进“中国镇”的“三个十”建新城工程,即十大规划、十大城市功能配套和十大标志性建筑。全力启动十大标志性建筑的规划设计,面向全国各大设计院所公开招标,高标准打造出一批代表中国镇影响力的城市地标。发展以公路、快速路交通运输为主,轨道交通运输为补充的对外交通体系。着力抓好石排东西南北四个主要出入口的改造工程,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打造绿化景观的精品工程,使之成为凸现石排新形象、广纳四方人流、物流的重要门户。以建设湿地公园、沙滩公园、影剧院等项目为重点,建成一批各具特色、格调和谐、功能完善、美观实用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加强配套建设,在市政黄线范围内,增设艺术雕塑等建筑小品,形成以石排中心区为核心、红石山风景旅游区、塘尾古城片区等若干功能突出、布局合理的文化功能区;以岭南特色为基调,确定全镇统一的城市主题色和各行业的统一标识,从建筑风格的设计到道路门户、市政设施雕塑、绿化、美化等都要体现岭南特色,统一形象;优化美化城市环境,全面提升城市竞争力。构筑都市景观体系。 

规划建设沿江景观带、中心区“穿衣带帽”、红石山整治及改造、海仔河改造等项目,进一步突出城市空间布局和城市规划设计的文化个性与和谐美感,建设自然风貌与城市建筑交融的城市景观。通过布置节日灯饰、绿化花卉和组织各种相关节日主题活动,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构建和谐美观夜景体系 

。根据城市景观环境以及文化内涵,对公共空间的景观灯光、楼宇灯光、市政灯光、商业灯光进行统筹规划,形成具有都市气派、文化品位和各具特色的都市夜景。记者:街区规划呢?梁桂全:路、街、区、村是城镇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整治生态环境工作中,重点开展整治工程,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绿化工程,通过整治环境,达到绿化美化净化的效果。加大污水整治力度,以打造“清水河、安全河、风景河”为目标,加快推进全镇污水处理厂和截污管网建设,推行雨污分流,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全面落实排水许可证制度和污水处理费统一征收等,减少硬底化,增加绿化面积,全面提升地下水资源的储备质量。路。由快速路、省道、市联网公路和城市干道等组成,作为“中国镇”内聚外联的交通干道,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途径。在非建成区,工作重点是在道路沿线两旁划出20—50米的不准建设区,大面积植树绿化,形成交通绿廊。在经过城镇建成区的道路沿线,以整治工程为主。整治沿路的建筑、架空线路、广告招牌,杜绝乱搭乱挂乱建。结合今、明两年的道路建设计划,优化四大门的景观效果,强化四大门的吸纳功能,全面整治道路交*口,完善各项道路交通设施,种植行道树和绿化带,增加道路的绿量,全面提升道路景观建设,确保交通畅顺,景观美化。街。指市镇建成区内的各类街道。街道是群众使用频率最高的设施之一,也是观赏城镇的重要界面。以整治工程为主,街道整治的重点在于精细化,精心设计和施工,增加街道两旁的乔木,适当配置街道两旁或道路隔离带中的灌木、花、草、小品等,见缝插绿,利用闲置地植树绿化,建设街头绿地,整理好街道两旁的建筑立面、店铺门面和广告招牌等,整理完善人行道、过街天桥隧道、街边休闲设施等。太和路、石兴路、和兴路,以及中心区内的主要生活性街道列为整治的重点。区。由成片的居住区、商业区和工业区等城市功能区组成。围绕建设成熟社区的目标,通过连片的街区整治,打造各具风格特色的街区环境,形成社区的亲和力和归属感。村。指农村社区。结合旧村整治,做好村内环境整治,实现环境净化,结合“十有新村”建设,通过整理村内村边闲置地,废弃住宅等,增加村内村边绿化,建设围村林带,争取每一条村都能增加一片成荫绿地,实现村村有公园,使村庄环境与周边改造的环境相协调。 

记者:“中国镇”的持续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公共管理,构建一个公共服务型政府很重要,石排镇政府应该怎么做?梁桂全:政府的公共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了“中国镇”建设的最后成效。要在“中国镇”中进行大胆的管理创新,引入企业管理中先进的“矩阵式管理”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打造独树一帜的行政管理模式。“矩阵式管理”是指通过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的管理方式,平衡组织运营中分权化与集权化问题,使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和相互监督,更加高效地实现组织的工作目标。这种组织结构是在克服单项垂直式组织结构缺点的基础上形成的,其最大的优点就是信息线路较短、信息反馈较快、提高工作效率而降低成本,强化组织的应变生存能力。“中国镇”的公共管理建设中要引入矩阵管理的理念,创新性地大胆尝试。在“中国镇”的建设中,吸收镇政府携手天津市永泰红磡集团、新加坡吉宝集团共同组建了葛龙湾城镇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全面负责葛沽城镇开发的投资建设工作的经验,借鉴新加坡“淡马锡”模式,完善出资人制度,在“中国镇”内率先进行镇级国家控股、公司化运作、集团化管理的“淡马锡”模式试点。组建“中国镇”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开发“中国镇”,依照全新管理体制进行运作。用“中国镇”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作为开发区政府与政府投资企业经营实体之间的中间层,划清政府行为与企业行为的边界。镇财政局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的最高代表机构,财政局长任主席,“中国镇”投资控股公司则通过独资、控股和参股形式成为石排国有金融企业的股东。在管理体制方面,投资控股公司始终代表政府管理国有资产,依靠产权纽带管理国有企业,采取市场化方式运作国有资本。投资控股公司在市场上以独立法人面目出现,拥有充分的自主权,完全按市场方式经营,而政府在不直接参与的情况下有效实现其所有权。政府通过向投资控股公司委派董事控制人事权,通过审阅投资控股公司财务报告、讨论公司经营绩效和投资计划等,把握企业发展方向。在国有资产经营方面,投资控股公司以追求盈利和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采取积极的投资策略和灵活的资本退出机制,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全镇一卡式经营与管理。石排镇全镇都纳入“中国镇”的建设范围,全镇按照一个类似房地产小区的管理模式进行经营与管理。“中国镇”规划、建设、推介全部由镇组建的投资公司统一部署。未来,全镇的所有生活管理都将交由一个国内先进的物业公司进行分业统一管理,镇内所有人都享受搞档次的物业服务。“中国镇”将委托银行开发类似广州大学城一卡通的生活用卡,全镇居民每一个人都将拥有一张“中国镇”一卡通。使用这张卡可以在“中国镇”内任何一个区域进行购物、餐饮等消费,也可以使用这张卡进行镇内免费行车、免费看戏看电影、免费借书等等,还可以把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障信息纳入卡内,进行统一管理。要适应“中国镇”建设的需要,遵循“精简、协调、服务、效能、法制”的原则,以转变镇政府职能,理顺镇村关系为重点,提高行政效能为宗旨,逐步建立职能配置科学,机构设置合理,人员精干,运转协调、灵活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改革条块分割的镇村行政管理体制,加大镇政府的权力,使镇政府能够统一组织和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各项工作。建立和完善镇政府的管理职能机构,保证镇管理的高效运行。明确职责,理顺关系,完善镇村行政组织管理体制,理顺镇政府与村委会的关系和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 

利用股份制方式大力发展镇村合作经济组织,尽快建立和发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新型农村经济联合组织,促进镇村组之间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加大力度解决村组融资难问题,鼓励村组根据自身需要,以土地直接置换资金、厂房,发展生产性项目。要以零星税源的返还分成为试点,积极探索镇村两级的税收返还分配制度,提高村组发展经济的积极性。要进一步减轻村组负担,村的经常性办学经费由镇财政负担。大力推动村组两级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提升村组的管理服务能力,增强村组的经济发展动力,激发村组的文化建设活力,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真正把村组做强做实。 

记者:结合石排自身的实际,在贯彻以人为本上,对制定符合“中国镇”特色的福利政策体系有什么建议? 

梁桂全:“中国镇”建设的终极目标是提升居民的福祉,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因此,公共管理的总体方向是以人为本,以民生为重,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中国镇”在建设取得较大进展的时候,特别是经济基础比较厚实的时候,将展开福利社会在国内的试点。全面推动全面就业创业工程。就业、创业是民生之本,是社会和谐之源。把促进就业摆在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不断扩大就业门路,使广大农民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实现充分就业。要努力实现全镇“零失业”、人人踊跃创业。在深化农村股份制改革的、推进“村改居”工作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农民变市民的出路问题,将就业、创业工程,特别是“零失业”社区的创建工作作为农村工作的核心内容。要加强社区就业服务中心平台建设,建立劳动力资源库,实现对全镇本地人免费推荐就业和资助职业技能培训,解决好镇农村结构性失业问题。大力度推进“人人有技能、各个能就业、家家有物业、户户重创业”工程和闲置土地、违章建筑的证照办理等工作。全力扶持本地人创新创业,通过政策指引、浓厚氛围,增强创业意识和信心,扶持起一批根植本土、有发展潜质的“两自”民营企业。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补贴,扩大创业扶持资金,积极引导开展技能培训,特别是具有中国镇特色的烹饪、现代观赏鱼养殖等技能培训,以及与未来向商贸地产转型的中介、管理放服务培训,使就业技能培训体系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加大对中小企业、个体经营户的创业扶持,大力推进“十百千万”城市品牌工程,选出300家石排籍的本土企业和个体经营户进行扶持,积极为广大创业者解决起步阶段及增资扩产融资难问题。将在各村(社区)农贸市场、临街旺铺建立本地人创业区,本地人在本村的创业区内租赁铺位的给予半年租金补贴,对低收入人群在本村(社区)创业区创业的补贴一年。在全镇铺开包括创业大赛、创业论坛、创业成果展示等一系列活动,树立一批创业标兵,营造浓厚的重创业氛围,掀起新一轮全民就业创业热潮。提高民众素质,全面实现由农民向市民转变。大力营造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积极引进石排需要的各类人才,包括党政管理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加强人才资源开发的基础工作,在大力引进人才的同时,高度重视现有本地人才的培养。各类用人单位加大对人才开发的投入,并采取各种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激励措施。改善人才成长环境。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机制,对于重大科研课题、科研攻关项目等,实行项目公开招标的形式进行竞争,使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在良好的竞争环境中成长。抓好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以及实施“三有序”教育,即公共交通礼让有序、公共场合和谐有序、公共环境整洁有序教育活动以及遵守公共道德、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的“三德”教育活动。深入推进“文明镇、文明村、文明单位、文明企业”的创建活动,引导群众形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抓好民主法治建设,着眼于村民自治的完善,不断提高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保证村民自治在法治轨道上积极稳妥地推进。进一步健全村级民主决策制度和完善民主议事程序,健全村级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公开办事程序和健全民主监督制度。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全镇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形成政府部门依法行政、市民、村民人人遵纪守法的社会氛围。 

加强诚信建设,提倡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社会风尚。以信用道德建设为核心,以政府信用、企业信用、个人信用建设为主体,以解决对外开放信用、生产流通信用、金融信用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信用网络、信用制度建设为保障,着力构建社会诚信体系,对企业实施分类监管,建立守信企业激励机制和失信企业惩罚机制,切实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提高民众生活质量,完善社会保障。实施农村城镇化工程,打造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大村组规划建设的力度,用一流的规划指导村组的建设。加快文体事业的发展,大力培育和弘扬石排精神,增强石排人民对石排的归属感和自豪感。通过各种渠道进一步完善文化和体育设施,加大文化活动的经费投入,使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和体育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充分借助中国镇的概念,吸引各类资本进入传统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加强医疗卫生事业建设,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按照小病不出社区,大病不出镇的目标,加快全镇公共卫生“三大体系”的基础工程建设,启动石排人民医院扩建工程,完善村组、企业、单位门诊部建设,实现卫生网络全覆盖。建立健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机制,规范医药市场管理,进一步完善和提升社区卫生网络建设,从根本上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加快公共卫生“三大体系”基础工程建设,加强管理,建立个人健康医疗档案,实行户籍人口年度免费体检保健制度,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和卫生执法监督能力。进一步规范化社会保险各项管理工作,为广大参保单位和参保人提供更准确、高效、优质的服务。采取举办活动和拓宽宣传渠道,加强工业区咨询点工作,把社保资料直接派发到员工,利用多种形式普及社保知识,提高群众对社会保险的认识。加强社会管理,进行新莞人管理试点。加强社会治安管理,以“重拳出击,重典惩治,群防群治,打防结合,服务宣教,治根正本”为原则,实现社会治安彻底好转,打造“平安石排”。努力达到群众安全感、治安满意度大幅提高;治安人均发案率明显下降,破案率提升;群防群治的效果明显增强;群众性突发事件为零;政治、经济、法治环境稳定和谐;综治服务宣传有所突破;重典惩治得到强化;政法队伍战斗力显著增强等八个目标,以确保社会稳定和谐和群众安居乐业。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供优质服务,力争完成市下达的人口计划指标,促进计生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促进石排中国镇发展的政策建议 

在石排镇建设了东莞首个莞人廉租公寓的基础上,向东莞市申请对新莞人管理方式的试点,在用工制度、户籍、居住、子女教育等各方面进行新莞人的管理试点。规范企业用工管理,促进劳动关系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加强劳动监察与专项劳动执法相结合,完善劳动争议处理,保障劳资双方合法权益,特别是外来工的合法权益。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劳动法律法规宣传教。切实维护石排建设者的合法权益,落实省市人才户籍准入政策,对企业急需的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在石排工作多年,对石排经济社会建设有突出贡献的普通工人,实施户口政策倾斜,优先解决其住房、子女读书等问题。要加速石排外来员工廉租房的规划建设,让新莞人在当地能够工作顺利、生活愉快、文化融合。成功的试点经验将给东莞甚至珠三角的外来工管理工作提供借鉴。记者:“中国镇”在旅游业上将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如何规划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助推“中国镇”旅游业的发展?梁桂全:“中国镇”建设的前提是良好生态环境的构建,而“中国镇”生态环境构建的主要目的则是对“中国镇”整体建设的承载和对居民生活、居住理想的满足。要借助环境价值的提升,打山水招牌、在岭南特色中做足文章,逐步、规划房地产、旅游度假、教育等人文产业,构筑一个以休闲度假酒店为主体、感受岭南古朴淳风为内涵的东江经济带,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对人居价值的提升,实施环境净化工程,打造“洁净石排”。“中国镇”的未来应该是一个生态可承载负荷递增和形成城市宜居理想的精品小城。“中国镇”整治生态环境工作要充分结合好镇傍东江、依燕岭的生态特征,构建具有石排特色的城市绿化体系,打造“碧水十里”、“丹崖映翠”的别具岭南特色的中国镇。要遵循生态系统的循环再生、协调共生、持续自生和多样性原则,赋予石排生态、环保、绿色、花园城镇的城市形象。 

“中国镇”生态环境建设分点、线、带、片四个层面推进。以树林草地、农田水塘、滨江湿地为“片”,以生态绿廊、主要河流为“带”,以快速路、主干公路、城镇街道为“线”,以城镇公园、小区绿地、街头绿地为“点”,形成脉络清晰、层次分明的生态环境体系。山、水、田、林是“中国镇”生态环境系统的重要元素,是组成生态绿地和生态廊道的主要内容,是构建山水生态城市格局的根本保证。在急速的城镇扩张中,全镇的山、水、田、林遭到了不同程度的蚕食,整治生态环境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保护、恢复和整理以山、水、田、林为载体的生态环境系统。首先要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确定保护范围,开展保护工程。同时,选择在一些生态环境的脆弱点、人的活动与生态环境的交汇点,开展绿化工程,辅以一部分的整治工程,对生态环境资源进行整合和整理。 

山。以红石山脉为主,明确划定红石山脉的保护界线,完善红石山景观带内的人文景观设施,配套停车场、休息亭、公厕等辅助设施,全面整治红石山周边环境,将红石山景观带建成“中国镇”的绿肺和特色景观休闲带。水。以东江、海仔河、南余朗、东引河及镇内排水干渠组成。划定东江的取水水源保护区,制定保护控制措施,清理无证卸货区、取沙区和堆场,对堤内台地和滩涂进行生态恢复和植树绿化,严格控制堤外100米不准建筑区,并进行景观绿化。对海仔全线进行整治,疏通渠道、改造桥涵,渠道两侧划定50米控制带进行景观绿化,对中心区渠段两侧的已建建筑进行改造,营造具有水乡特色的生态绿廊。对南余朗、东引河和排水干渠划定绿化控制带,结合护堤种绿带。田。由耕地、鱼塘、苗圃组成。划定农田保护区,对种植养殖业进行合理布局,在政策上保持农田保护区范围的相对稳定,在经济上对农田保护区实施转移支付,实施基本农田保护工程。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扶持生态农业、特色农业、效益农业发展,实施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工程。结合完善农田排灌系统,整理田间道路,开展田间道路绿化,清理田间乱搭乱建,美化田园风光,使田园成为城镇组团的分隔带,成为生态廊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田间绿化整理工程。林。由果树林、城镇生态风景林等组成,是生态廊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镇”林地较少,重点对红石山林带进行保护和培育,对现存连片的果树林进行保护,划定保护范围,制定保护控制措施,实施林木保护工程。同时,以建设生态绿地和生态廊道为目标,在规划的指导下,结合水体、道路有计划地大面积种植片状、带状的城镇生态风景林,实施生态风景林建设工程。 

城镇公园是片状的生态风景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城镇公园,是开展整治生态环境工作的一项重点。城镇公园由镇级公园和村(社区)级公园组成。结合总体规划、绿地系统专项规划,配合“十有新村”的建设,以砖窑头竹园、红石山公园、湿地公园、沙滩公园、塘尾公园为重点,利用旧村的空地闲置地规划建设一批既具生态功能又各具特色的公园;对原有的城镇公园如石排公园、福隆公园、向西公园等实施改造,增加绿荫草地,改造绿相林相,整治周边环境,补充配套设施等,为市民提供一个良好的休闲环境,有效改善“中国镇”的城镇环境。记者:对石排打造岭南特色“中国镇”有什么政策措施及建议?梁桂全:(一)成立石排“中国镇”建设指挥部,加强组织、协调、规划及宣传工作由镇主要领导牵头,组织镇规划所、宣传办、经贸办、镇文联等部门和单位联合成立石排中国镇建设指挥部,统一部署、规划、协调和宣传中国镇创建工作。由镇规划所负责城市形象规划与建设,对建筑风格设计,城市标识、道路门户、市政设施、雕塑、绿化美化等方面进行统一构思、统一形象,充分展示岭南风情特色;镇宣传办负责“中国镇”的包装与宣传,提高知名度与影响力;经贸办挖掘“中国镇”内容产业,尤其要围绕打造“美食名镇、购物天堂、居住胜地”鼓励、扶持发展相关特色产业;镇文联应充分挖掘提炼中国镇文化元素,加强中国镇文艺创作,培养中国镇文化软实力。(二)开展中国镇专项指导及学术研讨,集思广益促进发展邀请国内国际知名的城市规划、城市运营、社会管理、产业经济等多方面的专家、学者开展中国镇的专项研究及研讨工作,公开征集、招标与中国镇有关的建设、管理、策划、营销方案,集思广益,确保中国镇建设的科学性、可行性、独创性,促进中国镇高起点、高品位地打造和发展。策划每半年召开一次镇委书记、职能部门负责人与会员企业家进行面对面座谈,协调相关职能部门为企业解决困难;组织开展对十百千万品牌工程中已选定的600家民营企业家进行轮训,并选派一批职业经理人参加MBA培训,分类组织相关的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等等。推动企业标准化建设,聘请相关专家或公司来石排开展现场咨询或举办培训班,辅导企业申报国家、省、市各类专项资金项目,帮助企业开展SO9000和ISO14000认证,推进品牌企业的国际化、标准化生产。(三)设计规范“中国镇”CIS系统,促进中国镇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强媒体宣传与推广,打造“中国镇”商标品牌形象。中国镇必须设计一套规范化的“CIS”系统,对内明确中国镇的行为规范,包括着装、礼仪、言谈举止规范等;中国镇的精神内核,包扩宗旨原则、发展目标与方向等,以形成共识;对外明确中国镇的形象标识,包括商标标准字体、城市色彩,建筑风格、宣传口号、服装服饰等视觉形象标识,以利于包装宣传。要加强中国镇的媒体宣传与推广,在一些全国性的旅游专业杂志及报刊专栏刊登宣传广告,邀请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倾国倾城》等专题节目开展推介宣传活动,提高中国镇的品牌知名度。(四)扶持民营企业发展,鼓励创建“中国名牌”产品和服务,为“中国镇”增添“产业名牌”效应。 

“中国镇”不仅是“文化名镇”,也是“产业名镇”、“经济强镇”,为此,必须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结合市政府“111”素质提升工程,设立创新扶持奖励基金,逐步建立健全民营企业培训体系,鼓励和扶持一批有技术、有市场的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在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过程中,积极引导、扶持民营企业开展品牌建设,争创名牌产品。对成功创建国家免检产品、广东省著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广东省名牌产品的企业,给予大力奖励,为中国镇的发展打下坚实经济基础的同时,增添“产业名牌”效应。 

完善“十大名菜”餐饮企业的指示路牌,组织获奖菜式参加市级、省级的名菜评选,把获得“十大名菜”的餐饮企业列入重点扶持企业,培育一批品牌餐饮名店,同时启动策划一次石排“十大名厨”评选,举办首届“石排服饰美食旅游文化节”,组织建立餐饮行业协会,组织企业参与市内外同行业间的学习交流活动,每年组织两次镇内餐饮企业及从业人员培训,抓好发展餐饮业急需和短缺专业人才的培养,打造一支专业人才队伍。通过“餐饮名牌”培育与创建活动,打造“食在石排”的金字招牌。(五)策划举办大型传统文化节庆活动,打造具有传统特色的文化载体,提升“中国镇”知名度和影响力文化是中国镇发展的特色和生命力所在。努力构建覆盖全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改造村组企业的文化设施和活动场所,探索建立送文化下基层的长效机制。打造具有传统特色的文化载体,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丰富元素。在全镇各个行业推广穿着“中国服”。每逢重大喜庆节日,在镇主干道的路灯悬挂“中国结”、“福”字灯笼,在全镇所有公园的林木上悬挂大红灯笼,在镇中心区的公园及镇东西南北四大出入口摆放大型财神像,并组织青年志愿者扮演财神派红包,以保持“中国镇”的文化风韵,邀请国内外著名的词曲作家创作系列“中国镇”主题的作品,对春节、国庆、端午、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要大胆创新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沙龙、文艺表演以及文化体育竞技活动,始终保持浓郁的中国风情和文化生活氛围。同时,纵观国内外一些特色名镇的成功之道,无不依托一些各具特色的会展或节庆活动的推广运作。因此,石排中国镇的打造,也必须依托精心策划、内容独特的节庆会展活动来进行推介和拓展,可以在传承和挖掘岭南传统文化如康王诞、醒狮、麒麟、粤曲的基础上,策划一些大型的节庆活动,如中国镇民族服饰文化节、中国镇美食文化节、中国镇狮王争霸邀请赛、古风遗韵——中国镇古村落摄影展、中国镇麒麟文化研讨会、岭南文化博览会、中国镇鱼头王美食节等等,依托这些会展节庆活动,充实中国镇的文化内涵,提高中国镇的品牌影响力。(六)开展“中国镇”主题招商活动,积极引进资金项目丰富“中国镇”内容围绕中国镇内涵,由镇规划办、经贸办等部门制定中国镇主题建设项目,到珠三角及香港、澳门、台湾开展主题招商活动,重点在旅游景点景区、主题公园、高档游乐场所、仿古市场、创意产业等方面展开,并制定相应的土地、税收、融资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一批有助于丰富中国镇内涵、提升中国镇品味的优质项目、企业落户进驻。在白云机场和深圳机场直接开通机场服务巴士,在机场直接做“中国镇”广告,把“中国镇”的酒店服务与文化特色昭示给外商,让“中国镇”成为外商进入珠三角的商务落脚点。(七)大力引进创意、策划及营销推广人才,高效率开展“中国镇”运营及管理。 

弘扬“海纳百川,厚德务实”的东莞城市精神,敞开胸怀,兼容并蓄,使石排成为国内外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热土,尤其要大力引进符合中国镇建设需要的创意、策划及营销推广人才,高效率地开展“中国镇”运营及管理。为此,镇要组织统一到广州、甚至北京统一进行高层次人才的招聘。要继续强化与十大高校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探索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切实落实省市人才户籍准入政策,对企业急需的人才实施户口政策倾斜、优先解决其住房、子女入学等问题;全面完善一批商场、银行、学校、休闲娱乐设施和配套服务,为人才扎根石排创造一流环境。(八)推广国学教育,普及中国传统文化及美德,提高全体居民素质,营造“中国镇”和谐人文氛围。在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的同时,结合“中国镇”的特点和要求,在中小学教育中鼓励开展国学教育,增设国学课程,普及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文明美德,将国学教育打造成石排独具特色的教育品牌。同时通过国学教育提高居民素质,营造文明礼貌、热情好客、善良淳朴、知书达理的和谐人文氛围,进一步提高中国镇的美誉度与吸引力。(九)拓展“中国镇”持续发展空间,统筹土地资源,建立土地储备机制和土地交易备案制。在全镇范围内大力推进土地统筹储备工作,先后成立了镇土地统筹工作领导小组、镇土地统筹指挥部以及各村土地统筹工作组,加强土地统筹全局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快旧中心区改造工程,分步实施太和路段、海仔河沿线、东江沿岸、石排大道中心区路段等拆迁项目,腾挪土地、拓展空间。抓紧对石崇园区内未利用土地的统筹,特别是东部快速路两侧土地统筹返还的1000亩土地要由镇统筹开发。加快龙腾路北段、石崇横路、向沙路的规划建设,使石崇现代制造业中心与东部快速路两侧统筹土地连成一片,更好地接受辐射带动。 

整合土地资源,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土地储备机制,严格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有计划、有节制、有目的的开发利用,真正做到集约用地,讲求效益,有序开发、逐步建设。实行土地交易备案制,村组两级集体土地的交易一律要通过镇一级的核准和备案,土地转让必须符合总体规划,而且投资项目必须限期开发上马,防止发生了利用空头项目投机炒作地皮的现象。要严厉查处和启动闲置土地,严格控制建设用地的国土指标,原则上优先支持石崇制造业中心的开发,优先支持高附加值的大项目上马,切实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和集约程度。土地储备中心要权利统筹好“一中心三支点”以外的土地,尤其是重点做好镇中心区、本地人居住中心、主干道路及重点项目的用地统筹,提高土地储备和运作效率。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