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全国创争活动指导协调小组 中华职工学习网首页 情景站 联系电话:010-68232149
 位置: 中华职工学习网 >> 信息中心 >> 时政要闻 >> 正文

聋哑学生职业教育初探

  2009/12/18 源自:中华职工学习网 【字体: 字体颜色

  中国残疾人事业“九五”计划纲要规定:到2000年全国残疾孩子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平均达到80%(大城市90%以上),要使城镇登记求职残疾人都得到培训,农村可以就业的残疾人基本得到培训,基本解决1500万贫困残疾人的温饱问题。在当今社会改革的浪潮中,市场经济的形势下,残疾人必须自立自强,因此,我们一定要给残疾人就业武器——职业技能。职业技能作为一种基本技能,一种就业的条件和手段对聋生来说更具有特殊意义,这是因为聋人有生理缺陷,就业方面十分狭窄。为使聋生获得一技之长,为他们今后就业谋生打下良好基础,创造优越条件,使他们能同健全人一样生活,平等参与社会,是我们特殊教育职业教师的责任。
  因地制宜选择职业教育专业
  我校位于呼伦贝尔大草原,是呼伦贝尔市岭北第一所聋校,建校4年。学生来源于全市各农牧区及小城镇,多数学生家庭生活不宽裕、学生入学晚、年龄偏大、同年级学生年龄差距较大、文化偏低。
  我们这个地区气候寒冷,一年有3个季节人们都得穿毛衣、毛裤。这里畜牧业发达,有较大的毛纺织厂,毛绒编织品需求量很大。学校因地制宜从学生家庭实际出发,并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选定了缝纫、毛线编织、印刷、美容美发、电脑打字、牛角画制作、烹饪等职业教育课。这些职教课具有操作工艺性的技能,简单易学,学习时间短、见效快、学以致用。这样的人才在我们本地区有较大的需求量,学生毕业后,再就业时容易参与社会,找到他们的立足点,投资不高,生产灵活,能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培养聋生学习职业教育课的兴趣
  聋生的兴趣爱好和健全儿童一样广泛,缝纫、编织班的学生苗志荣摹仿能力强,画什么像什么;李欣喜欢漂亮的衣服,不管谁穿了好看的衣服总是欣赏个没完没了;王小伟能用钩针钩拖鞋。聋孩子虽然没有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却目光敏锐,心灵手巧。为了把聋生的兴趣爱好转变为他们所喜爱而追求的事业,教学中我发挥聋生敏感的视觉作用,带他们去百货商场参观各种服装。学生被这些五颜六色、款式繁多的服装吸引住了,十分惊喜地用手语表达。我还带学生去服装店、毛线编织车间参观。使学生知道操作缝纫机、编织机,就可以制作精美的服装。我趁热打铁地引导他们:你们也能学会做服装、编织毛衣,能给别人和自己做衣服,以后自己能工作了,也能挣钱好好地生活了。学生由此萌发了学好职业课的愿望。
  尊重、爱护聋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聋生在学前常常被人歧视。我怜悯这些不能说、又没听力的学生,上课时我总是面带微笑。这些学生远离家乡父母兄弟姐妹,住校生活,我常带些好吃的让全班学生共同分享,为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学生跟我很亲近,常用手帕打老师,跟老师闹笑话。有一次,一个学生把纸撕碎扔在地上,我笑着让她捡起来,她就是不捡,我心想算了吧,放学后我再收拾。可是我刚转身走向黑板时,她一下子弯腰捡起碎纸,冲我直乐。不管是调皮的学生还是智力稍差的学生,总是按时来上缝纫、编织课,有时不管我怎么劝说,学生都不愿下课。有时,学生还在设计服装新式样,有的学生继续做自己喜爱的小玩艺等。这些聋孩子受到老师的爱抚和尊重,感到很温暖。
采取直观演示,纸样操作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由于聋生失去听觉和口语表达能力,却引发他们敏锐的视觉,头脑记忆强,四肢灵活。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聋生的有利因素,采取直观演示,实际操作的方法。在学习做裤子时,我在黑板上先画出裤样,让学生通过眼的观察,用脑记住裤样的各部分比例及画裤样的先后顺序,我再用布料画裤样,缝制裤子演示给学生看,在进行实际操作前先进行纸样操作。我将四张报纸糊成一大张纸,再发给每个学生一大张纸。让学生跟老师操作,先在大纸上画裤样再进行裁剪,然后把裤样的前后片糊成裤型纸样,操作直观、灵活。学生通过纸样操作发挥了他们眼脑手的协调作用,学生基本掌握了裤样的画法和缝制过程后,再让学生用布料实际操作。
  复式教学
  缝纫编织班的学生,大点的学生19岁,小点的学生13岁,文化程度不高,有先进班的老生,也有后进班的新生。因为我校学生入学迟,有的学生家庭生活困难,在校学习时间短,三、四年级学生就要求进职教班学习,所以我把学生分快班、慢班进行复式教学。例如:我先教慢班裙子的制图,当慢班学生练习绘图时,我再教快班裙子的缝合。现在慢班学生已经学会裁剪儿童服装,快班学生学习缝纫接受起来能举一反三,他们不但掌握了服装的量体、裁剪制作方法,还能制作男女各种普通服装,图雅同学能设计制作各种服装。这些学生由于聋与外界接触少,单纯,办事认真,学习专心,记忆力强,学习过的知识扎实。快慢班复式教学因材施教,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既巩固慢班学习的知识,又充实了快班的教学内容。
  老生带新生反复教学
  聋孩子没上学之前,常常受人忽视,甚至被欺辱。在党的阳光照耀下,在温暖的学校学习生活中,他们获得了比健全孩子更好的呵护,他们有了自尊心。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教学时,我调动老生的积极性,让先学习的老生教后学习的新生,学生之间容易沟通,让老生当小老师,她们得到了老师的信任,十分高兴。图雅这位小老师在前面一边讲裤子裁法,一边在黑板画裤样,图文并茂,直观、形象、易懂。另一个小老师陈小翠在新生座位逐个检查,发现哪个学生画错了,就手把手地帮助改错。看她们神气十足的样子,真带劲儿,每当我表扬她们是好老师时,她们就美得合不拢嘴,又增添了几分自信。这样做不仅巩固老生学过的知识,还可以减轻新生紧张而畏难的情绪,新生比较轻松地迈进职教的大门,同时老生也为新生树立了榜样。在此基础上,我再叫新生老生又复习了一遍,这样以老生带新生,强化老生促新生,新老生交替反复教练结合,巩固了他们所学的知识。
  去实习基地巩固学习的知识
  职业技术课教学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才能使学生专业理论指导操作,从而达到一定的专业技能的目的。每学期末,我们到毛线编织厂实习两周。在实习中,学生发现工人师傅编织毛衣比我们快,花样多,款式新颖。在实习中,学生接触社会多了,开阔了视野,不但巩固了在学校学习的知识,还提高了技艺,学到了许多生存的技能,增强了劳动观念。实习是职教课重要环节,是最有效的途径。在这个大课堂里,学技术快、扎实。通过实习,学生能找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增强他们学技术的自觉性。只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就能变成学生的技能。
  文化课与职教课是相辅相成的
  职业教育课与文化课联系密切,文化课是职业教育课的基础,要获得高层次技术就要有高等文化。我校学生正处在义务教育小学阶段,一定让学生学好文化课,为将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就目前而言,学习服装量体、裁剪、设计需要小数、分数、比例等知识。毛线编织需要颜色搭配、图案设计。服装设计需要更加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感,人体结构特点,这些知识与美术、语文等科有密切联系。有时我给学生补充相关的美术知识;有时我与数学老师配合,结合服装裁剪设计进行小数、分数、比例等练习。有一次,一个智力稍差的学生夏丹丹数学作业错了三道题。数学王老师留她在教室里改错,可是她却偷偷地提前到缝纫教室来上课。数学王老师到我们教室来,拿出她的作业本给我看,其中,有一道题(1/6)+(1/2)=1/3,明显错误。见此情景,我灵机一动,跟同学们说:“今天咱们先做6块手帕,送给一年级3块,送走手帕几分之几?”我找来长3尺宽2尺的一块花布。在我的指导下先让夏丹丹在花布上画出来手帕的图样,再裁剪出六块手帕的布料。数学王老师结合6块手帕的布料给夏丹丹讲什么是1/2、3/6。使夏丹丹很快就知道了分数怎样通分,我和数学王老师又教育夏丹丹学习缝纫也需要学好数学,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真是教育了在场的学生,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学习文化课和职业教育课都很重要,一会儿功夫同学们愉快地做完6块手帕。学生学会文化知识能更好地掌握职业技能的理性知识,在职业实践中还要运用文化知识,进而理论联系实际获得技能。因此,文化课与职教课是相辅相成的。
  采取各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职教课的积极性
  在课堂上我们经常进行十分钟个人或小组比赛,如做手怕、鞋垫,看谁编织图案快又好等比赛,我们还利用家长会的大好时机让编织缝纫班的学生向家长做现场操作表演。
  去年六、七月份,学校举办了缝纫、编织班作品展,受到上级主管部门和校内外参观者的一致好评。
  今年九月份,我校的学生化妆成不同人物,身穿本校缝纫班、编织班学生自己设计缝制的服装进行服装模特表演。有的身穿配有动物图案的童装,有的身穿新颖富有活力的学生装,有的身穿潇洒的男装,有的身穿飘逸的女装,有的身穿艳丽的中老年人休闲装,还有的身穿朴素宽松的工作服……他们有节奏地扭动着优美的身姿,充分展示了他们的艺术魅力和聪明才智。在场的许多人竖起大拇指不停祝贺他们,掌声阵阵。通过这次服装模特表演,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服装裁剪的积极性。
  我校开展职业教育两年来,缝纫课学生不但学会了量体裁剪、制作,还学习了如何使用面料,色彩的选择,服装设计,缝纫机的安装,简单维修。缝纫班的学生还负担为学校贫困学生缝制衣裤的任务,服装的面料由学校提供。另外,还对外承揽服装加工。编织班的学生学习了编织花样,毛线色彩搭配毛衣饰物的搭配等。经过半年的培训,绝大部分学生都能熟练地使用编织机,每个学生都有成品。
  聋生的职业教育必须从聋生的心理、生理及本地区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聋生的特长,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培养更多技术精湛,不断创新的服装业人才,学生就业才有立足之地。这样,学生将来不但能自食其力,还能更好地回报社会。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