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全国创争活动指导协调小组 中华职工学习网首页 情景站 联系电话:010-68232149
 位置: 中华职工学习网 >> 信息中心 >> 就业动态 >> 正文

中国首次直面就业歧视:荒诞个案背后的社会漏洞

  2007/8/22 源自:中国青年报 【字体: 字体颜色

  “有单位发现我是河南人不要的,有单位不要女生的,有单位不要本科生的……”这个在网上广为流传的帖子被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反就业歧视”课题组作为例子,来讲解就业中的歧视。

  24名专家学者历时一年多的研究成果,即《中国就业歧视现状及反歧视对策》和《海外反就业歧视制度与实践》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据了解,这是我国目前对反就业歧视理论和实践规模最大、最权威的一次研究。

  难道因为我是河南人?

  去年12月2日,作为课题研究的一项内容,中国政法大学会同北大、清华、人大等高校,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以大学毕业生为主的冬季人才招聘会上宣传反就业歧视。许多大学生纷纷向课题组的专家学者讲述自己遭遇就业歧视的经历。

  首都经贸大学洛阳籍本科毕业生张丹从去年10月开始找了3个月的工作,在北京没有任何亲戚,“我找工作太难了。有单位发现我是河南人不要的,有单位不要女生的,有单位不要本科生的……我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公司做文秘工作,可人家要求必须有亲属在北京能提供担保,这工作眼看又没戏了。”

  毕业离校已经半年的小陈拿的是中国人民大学成人教育专业的本科文凭,至今连一次初试的机会都没有争取到:“招聘单位一看我是成人教育的毕业证,连简历都不看就淘汰了。”

  社会各界首次直面就业歧视的背后

  课题组的专家介绍说,目前就业市场上还普遍存在年龄、性别、地域、户籍、经验等歧视。见诸媒体的个案显得很荒诞,四川大学法学院的一位男生曾因身高不足1.68米而被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拒之门外,广州市一家外企挑选应聘者的条件是必须是O型血。

  “性别、年龄、学历、健康状况……在求职过程中,就业歧视在方方面面都存在。”参与课题的中国政法大学解志勇教授说,目前我国就业歧视非常严重,甚至一些国家机关的招聘也存在明显歧视。

  《中国就业歧视现状和反歧视对策》列举了近年因为就业歧视而诉诸公堂的典型案例,如被媒体称为“平等权第一案”的蒋韬案,被称为“乙肝歧视第一案”的张先著案等。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孟昭宇表示,和谐社会应成为实际的制度建设行动,其他国家在反就业歧视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学者蔡定剑介绍说,课题组将就业歧视分为政治生活领域、经济生活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对包括性别、健康、身份、年龄、残疾等十个方面就业歧视进行了大量社会调查。在两本专著中,承担不同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分别撰写了就业歧视研究报告,详细分析了形成的原因、判断标准以及消除歧视的对策。

 《研究报告》期待填补社会漏洞

  为了给研究提供翔实的数据,2006年5月和10月,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在北京、广州、南京、武汉、沈阳、西安、成都、郑州、银川、青岛等十大城市进行了一次就业歧视问卷调查,共回收问卷3454份。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目前的就业歧视现象相当严重――85.5%的人认为当前就业领域存在歧视,其中认为“非常严重”和“比较严重”的占50.8%。

  65.9%的被访者认为公务员招录和就业中存在相当严重的差别对待。在公务员招聘中,被认为受排斥的情况依次是:学历低(45%)、外地户口(43%)、残疾(40.9%)和健康原因(40.7%)。

  根据调查数据,在我国就业和工作中歧视最严重的领域是身份歧视,其次是对女性的歧视,然后是残疾人、年龄、健康和身体特征(身高、长相、体重等)的歧视,认为当前受歧视最严重的群体前三位的是艾滋病患者、残疾人和农民工。

  蔡定剑表示,现行法律中禁止就业歧视的范围太窄,以致很多歧视能够大行其道,如身份歧视包括户口和地域歧视、健康歧视如乙肝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歧视等。

  据一位学者介绍,美国报纸的大部分招聘广告一般只注明拟招聘的职位是做什么的、能够提供什么样的报酬和福利,对应聘者年龄、性别、种族、地域、身体、信仰、婚姻、生育等方面的要求几乎见不到,而雇主在面试时也不会轻易向应聘者提起年龄等问题,否则就可能吃上“就业歧视”的官司。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