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到哪里学习

民工张建放弃当主管的机会,返乡重读小学一年级。除了提升自己的能力,他更渴望融入——被承认,被城市接纳和尊重。毕竟,知识是获取“身份”的首要通行证。
在生存压力和就业竞争激烈和残酷的今天,张建的选择是否值得,十年后还有没有主管职位在那里等他。姑且不谈。但张建已提出一个问题:民工该到哪里去学习?
农民工进城打工,成了城市运作的重要角色,他们本应该得到一些有针对性的培训。但目前城里各式各样的培训班、教育机构,对民工根本不实用。因为很多民工是文盲或半文盲,他们压根听不懂也接受不了这些培训的课程。但如果都按张建的办法,按部就班读完小学、中学和大学,付出的代价就太大了。
民工该学习,但又没合适的地方。咋办?我以为,可考虑政府投入,与教育机构携手做一些知识普及工作,如扫盲班、成人中小学班、提高班等等。
张建一事提醒我们,民工对知识的需求已越来越强烈,城市不能再置若罔闻了,应该出台相应举措——这是对农民工的尊重,更是构建和谐社会,体现城市人文关怀的需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