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全国创争活动指导协调小组 中华职工学习网首页 情景站 联系电话:010-68232149
 位置: 中华职工学习网 >> 信息中心 >> 时政要闻 >> 正文

“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的现实意义

  2008/5/29 源自:中华职工学习网 【字体: 字体颜色

由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中国教科文全委会发起,福建省和北京、上海、天津等十个城市共同举办的“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在北京西城区德胜社区教育学校拉开序幕。本次活动的主题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造就人生,振兴中华”,旨在通过学习活动周这样的形式,大力宣传终身教育思想,提倡树立全民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观念,促进更多的人和社会机构积极参与到全民终身学习中来,使学习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在此后的一个月中,各地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性学习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十城市共组织了近千场各类教育培训活动,约有2000万民众参与到学习周的活动中来,有数百家社会单位参与印刷了数万份宣传材料。2006年10月参与“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的城市已经扩展到二十个,同时从一些发达的省会城市扩展到中部的中小城市组织的教育培训活动更多,参加的学习活动周的人数更多参与的社会团体和机构更多,在全国又一次掀起了全民终身学习的热潮。

  “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受到教育部领导及各城市的党政领导的重视,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副部长吴启迪出席了开幕式并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各地党政领导及有关教育部门积极支持活动的开展,或党政部门联合发文,或主要领导亲自参加活动,或给予经费支持,从而保证了各地全民终身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还受到国际组织的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京办事处和儿童基金会都派官员出席了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的开幕式,在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以其鲜明的主题、灵活的形式、丰富的内容、显著的成果以及良好的的社会影响受到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关注和好评。正如教育部李卫红副部长所讲的“由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和中国教科文全委会发起并有十个城市积极参与的“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是一个富有创意和有意义的活动,它是对全民终身学习进行的一次很好的宣传和动员希望将活动办得更好、更丰富、更深人,并带动更多的城市、农村参与到活动中来。

  正是如此,我们有必要在实践层面和理论层面加以总结以便使今后每年的活动搞的更好。

  一、“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将终身教育的理念变为实践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终身教育作为一种最有影响的国际教育思潮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终身教育作为自已国家教育改革的总政策和总原则。终身教育思想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扭力,对世界各国教育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其根本原因在于终身教育思想突破了传统教育的束缚。它改变了过去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包括成人教育在内的社会教育等各个领域之间相互隔绝的状态,使他们有机地联系起来,建立起一体化的教育体系;它推倒了教育世界与历史世界的墙壁,使从学校毕业后进人世界的人们能够根据自身的需要回归学校接受应有的教育;它打破了传统教育对年龄的限制,使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即便是老年人,也同样可以进行学习;它改变了过去那种师者恒为师的片面性观点强调师生之间应是相互学习,相互取长补短、能者为师的新型师生关系,等等。正是这些突破,终身教育思想的出现被称之为教育的“哥白尼”式的革命。而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国际社会又提出了“终身学习”的观念,某种意义上说它是终身教育思想的延伸但是终身学习思想强调的是教育学习的自主性,强调的是“终身受教育和学习的权利”(第五次国际成人教育大会)。即对学习者“赋权”的思想。

  确切地说,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是一种思想。一种理论,重要的是应将这些先进的思想理论转化为个人和社会的实践。“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的开展,一方面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将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思想灌输给民众,使每个人都知道:教育、学习是赋予民众的权利;是贯穿于人的一生,从生到死,“从襁褓到坟墓”的事情;是正规的、非正规及非正式多种教育形式的总合,并非只是传统的学校教育等。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和十城市发表了《全民终身学习倡议书》,宣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意义,并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动员全体社会成员投人到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行列中来。另一方面通过“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开展的各项教育培训活动使每个人参与到教育学习之中,收获学习的成果,体验学习的快乐。2005年北京市西城区七个街道和195个居民委员会组织英语、书法绘画、法制宣传、健康知识、舞蹈音乐等教育培训活动689场,有5万余名群众参加并从中受益。上海市在“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的一周时间内,各区县共举办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培训专场活动398场,形成了十万名社区居民进课堂的学习景象。尽管我们尚不能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的开展已经实现了全体民众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但它是将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思想转变为千百万群众的学习实践,它对社会民众思想观念上产生的影响以及对社会学习风气的变化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二、“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将党和政府提出的目标落实在行动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2006年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实现民主法治、公平公正、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的和谐社会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现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全体人民共同的思想理念,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的奋斗目标成为亿万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在这一实践过程中教育肩负着重要的使命,特别是成人教育。因为“学习型社会”和“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学习的全民性,即不分男女、不分老幼、不分强弱,全体社会成员都将享有学习的权利和学习的机会,都应该参与学习。学习型社会的主体是成人,没有成人的学习和参与,学习型社会是空泛的。和谐杜会首要任务是培养和造就和谐的人。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就是动员民众参与到学习中来,接受新观念、新思想,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上海市组织了多场“学习新概念”的学术讲座;广州市在学习周期间举办多场书法、美术、舞蹈以及健康等专项培训;许多城市都开展了外语、计算机等技能培训;一些城市还专门针对老人、残疾人、农民工等弱势群体开展培训,使他们增强自信。掌握必备的技能,更好地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尽管一周的时间是短暂的但“学习”新观念将会深入人心,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知识技能的学习也会产生迁移,在日后的生活中坚持。可以相信有数千万民众参与的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深人持久的开展,成为落实党和政府提出的形成“学习型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行动,井为此作出贡献。

  三、“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将教育和学习变为全社会的责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五届国际成人教育会议《汉堡宣言》指出:成人教育不只是教育部门一家的事,所有各部门都要参与促进成人教育的工作。政府和社会各部门(组织和社会团体)有责任加强合作,相互促进创造能被认可的和合格的终身教育的机会。这是学习型社会的必要条件之一。在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中,有众多的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团体、社会机构积极参与进来,如妇联、青年团、教育学会等特别值得强调的是,有一大批知名的出版社、高等院校、民办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也投身到学习周的活动中,如高等教育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北京金融学院、中国信息大学、北京华夏管理学院等以及北京新东方学校、华育国际教育集团等。他们免费为社区居民发放学习资料提供热线咨询服务,免费开展计算机、外语等各类的培训。他们的参与使全民终身学习活动用更有生气、更具影响力。而从另一层面上说,只有全社会的积极参与,使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成为全社会的职责使所有的人都能共享社会教育资源。“学习型社会、和谐社会”才能真正的形成。

  在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的开展过程中,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和各地成人教育协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他们积极倡导、协调联络、组织动员,宣传推广,使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几十多个城市的学习周的活动有条不紊的开展,并取得良好的社会影响。这是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和各地协会事业心、责任感的最好体现,是他们团队精神、服务意识的最好体现,是发挥社会群众团体的纽带、桥梁、参谋、助手作用的典范。当然,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今后每年都将继续搞下去参与的城市将进一步扩展,并要向农村和企业发展。可以相信,对“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和谐社会”的构建必将产生更为深刻的影响,它的价值和意义将在今后活动中更加凸现。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