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网北京4月20日讯(记者李佳)商务部15日表示,我国外贸出口面临的形势仍然严峻,将继续清理和调整外贸政策,加大对进出口企业的支持力度,加上中国产品的竞争力,仍有理由对今年的外贸形势保持充分信心。在不放松出口的同时,还将启动“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城市服务业项目,完善农村流通体系,进一步提升国内市场消费。
外贸:反对保护主义支持各类出口企业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介绍了我国外贸形势,尽管三月份外贸总额、出口额、进口额都出现了降幅收窄的好转迹象,但加工贸易进口下降的趋势仍未缓解,1季度下降达35.7,降幅比一般贸易高出8.1个百分点,预示未来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他分析了我国外贸遇到的主要困难。外需是影响外贸走势的最关键因素。据世界贸易组织新近发布的《2009年世界贸易报告》,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全球贸易额将减少9,为二战以来最大跌幅。
二是贸易融资,世贸组织的该报告预计全球贸易融资的缺口达1000亿美元左右。
G20伦敦峰会宣布将为全球贸易融资提供2500亿美元。世界银行中国局长杜大伟近日对学习网透露,中国将参加世行“贸易流动计划”,通过各成国政府少量出资,在资本市场融资500亿美元,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贸易融资问题。这一计划预计今年5月启动。
三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例如,近期中国钢铁产品频遇欧美贸易救济措施。4月8日,欧盟宣布对中国无缝钢管征收临时反倾销税,同日,美国相关企业和协会向美国商务部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要求对中国输美油井管进行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
姚坚表示,2008年中国此类产品对美出口达32亿美元,规模较大,今年一季度,中国钢铁出口量大幅回落55,美国业界此时提出申诉是不合时宜的。商务部有关负责人已约见了美国驻华商务公参,近期还会有一个代表团赴美进行进一步的交涉。
从危机到现在,中国已遭遇了40多起“两反两保”措施,涉及中国近20多亿美元的出口。商务部长陈德铭16日在第105届广交会上调研时要求商务部门、商会、企业要共同做好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工作,支持企业积极应诉,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姚坚强调,中国是世界最开放的经济体之一,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是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不会因为在开放过程中遇到外部环境的短暂波动而改变对外开放的策略。
今年七月,八国集团与发展中国家对话有可能重启贸易自由化谈判。陈德铭在伦敦峰会期间曾阐明中国对多哈发展议程谈判的三点立场:尊重发展议程的谈判授权;锁定既有成果;避免重开谈判,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进行谈判,达成最终协议。
姚坚认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电信制造业和施工工具、通用机械等产品有很大的出口增长潜力。海关数据显示,三月份当月,服装、箱包、鞋类、家具出口分别增长9.9、11.7、7.7和1.3。金融危机期间,各国都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这对中国的电信和机械产品出口意味着商机。
今后相关支持措施主要包括:继续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从商务部的角度,将进一步增加对中小企业在建立营销网络、商标注册、品牌宣传等方面的服务;进一步增加金融和保险对于大型成套设备出口的支持,这类产品的出口对融资的依赖更大。
同时,还将支持先进技术、环保产品、关键元器件和初级产品的进口,促进贸易平衡。
实际上,中国55的进出口额是由占全国企业总数约3的在华外资企业完成的。受全球跨国投资大幅缩减、部分国家制定产业回归政策以及吸引外资的国际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至今年3月,中国吸收外资已连续6个月下滑。
但到2008年,中国仍然保持了连续17年成为吸收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姚坚相信,完善的法律体系、庞大的市场规模、稳定的消费增长,是中国最重要的特点,会给外资企业以正面的信心。
姚坚透露,还将继续下放外资审批权限,由省、市级部门审批绝大部分外商投资项目,进一步清理外商投资相关收费和检查事项;鼓励外资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支持符合条件的省级开发区升级;支持外商投资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产业,包括服务外包业;在依法加强反垄断审查同时,继续鼓励外资以并购方式参与国内企业重组,支持投资性公司在华发展。
16日,商务部在网站上发布了《大力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的文章,全面介绍了自2008年以来在改善投资环境方面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并表示2009年要努力保持吸收外资政策的稳定性和预见性,把创建投资新环境、形成竞争新优势作为工作重点
国内市场:二三线城市服务业需求大农村消费增长首超城市
近日,商务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推进家政服务网络体系建设的通知》,计划从2009年起,用3年左右时间,推动全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建设“家政服务网络中心”。中央财政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将对地级以上城市建设“家政服务网络中心”给予支持。
通过建设“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可以利用电话、网络等信息手段,无偿为市民、企业提供供需对接服务,建立健全信息咨询、供需对接、人才调配、标准制订、资质认证、服务监督等功能。调查显示,有近40的城镇家庭需要社会提供家政服务。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国拥有家政服务企业近50万家,年营业收入1600多亿元,从业达1500多万人,其中绝大多数来自城市下岗工人、进城务工农民等就业困难群体。从部分地区经验看,在全国各地级以上城市建设“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将为5亿多城乡居民服务,每年可带动全国家政服务消费300多亿元。
姚坚说,目前服务业仍滞后于城市化发展,尤其是二三线城市,商务部将进一步完善二三线城市的商业基础设施。农村商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尤其是与农产品销售有关的保质、保鲜、冷链、检验检疫体系还不完善,需要解决城市耐用消费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问题。
姚坚介绍,今年一季度,农村市场取得较快发展,改变了多年来农村消费增长持续慢于城市的格局,这主要是国家连续多年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的结果。家电下乡政策效果明显,一季度累计销售下乡家电产品270万台,销售额40亿元,其中3月份销售148.5万台,销售额22.4亿元,环比增长70和72。
汽车及与住房相关的消费较去年底有明显回升,一季度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汽车类零售额增长11.1,家具类增长24.1,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0.2。
国家统计局16日发布,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398亿元,同比增长15。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9834亿元,同比增长14.1;县及县以下零售额9564亿元,增长17.0。
关于外贸企业转向国内市场的问题,姚坚指出,目前外贸企业在国内销售遇到了一些障碍,主要是企业需要适应国内以小采购商为主的经营模式,这与海外销售更多依赖大采购商订单和信用证销售不同;另一个是经营秩序问题,在收账账期、付款方式、零售商和供应商关系等方面可能遇到问题。
他表示,随着对出口商、销售商、零售商经营活动的规范,政府服务的到位,外贸企业在国内的销售在当前是解决了市场问题,长远则是为企业向综合性贸易商转变提供一个新的发展契机。
外贸:反对保护主义支持各类出口企业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介绍了我国外贸形势,尽管三月份外贸总额、出口额、进口额都出现了降幅收窄的好转迹象,但加工贸易进口下降的趋势仍未缓解,1季度下降达35.7,降幅比一般贸易高出8.1个百分点,预示未来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他分析了我国外贸遇到的主要困难。外需是影响外贸走势的最关键因素。据世界贸易组织新近发布的《2009年世界贸易报告》,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全球贸易额将减少9,为二战以来最大跌幅。
二是贸易融资,世贸组织的该报告预计全球贸易融资的缺口达1000亿美元左右。
G20伦敦峰会宣布将为全球贸易融资提供2500亿美元。世界银行中国局长杜大伟近日对学习网透露,中国将参加世行“贸易流动计划”,通过各成国政府少量出资,在资本市场融资500亿美元,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贸易融资问题。这一计划预计今年5月启动。
三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例如,近期中国钢铁产品频遇欧美贸易救济措施。4月8日,欧盟宣布对中国无缝钢管征收临时反倾销税,同日,美国相关企业和协会向美国商务部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要求对中国输美油井管进行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
姚坚表示,2008年中国此类产品对美出口达32亿美元,规模较大,今年一季度,中国钢铁出口量大幅回落55,美国业界此时提出申诉是不合时宜的。商务部有关负责人已约见了美国驻华商务公参,近期还会有一个代表团赴美进行进一步的交涉。
从危机到现在,中国已遭遇了40多起“两反两保”措施,涉及中国近20多亿美元的出口。商务部长陈德铭16日在第105届广交会上调研时要求商务部门、商会、企业要共同做好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工作,支持企业积极应诉,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姚坚强调,中国是世界最开放的经济体之一,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是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不会因为在开放过程中遇到外部环境的短暂波动而改变对外开放的策略。
今年七月,八国集团与发展中国家对话有可能重启贸易自由化谈判。陈德铭在伦敦峰会期间曾阐明中国对多哈发展议程谈判的三点立场:尊重发展议程的谈判授权;锁定既有成果;避免重开谈判,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进行谈判,达成最终协议。
姚坚认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电信制造业和施工工具、通用机械等产品有很大的出口增长潜力。海关数据显示,三月份当月,服装、箱包、鞋类、家具出口分别增长9.9、11.7、7.7和1.3。金融危机期间,各国都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这对中国的电信和机械产品出口意味着商机。
今后相关支持措施主要包括:继续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从商务部的角度,将进一步增加对中小企业在建立营销网络、商标注册、品牌宣传等方面的服务;进一步增加金融和保险对于大型成套设备出口的支持,这类产品的出口对融资的依赖更大。
同时,还将支持先进技术、环保产品、关键元器件和初级产品的进口,促进贸易平衡。
实际上,中国55的进出口额是由占全国企业总数约3的在华外资企业完成的。受全球跨国投资大幅缩减、部分国家制定产业回归政策以及吸引外资的国际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至今年3月,中国吸收外资已连续6个月下滑。
但到2008年,中国仍然保持了连续17年成为吸收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姚坚相信,完善的法律体系、庞大的市场规模、稳定的消费增长,是中国最重要的特点,会给外资企业以正面的信心。
姚坚透露,还将继续下放外资审批权限,由省、市级部门审批绝大部分外商投资项目,进一步清理外商投资相关收费和检查事项;鼓励外资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支持符合条件的省级开发区升级;支持外商投资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产业,包括服务外包业;在依法加强反垄断审查同时,继续鼓励外资以并购方式参与国内企业重组,支持投资性公司在华发展。
16日,商务部在网站上发布了《大力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的文章,全面介绍了自2008年以来在改善投资环境方面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并表示2009年要努力保持吸收外资政策的稳定性和预见性,把创建投资新环境、形成竞争新优势作为工作重点
国内市场:二三线城市服务业需求大农村消费增长首超城市
近日,商务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推进家政服务网络体系建设的通知》,计划从2009年起,用3年左右时间,推动全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建设“家政服务网络中心”。中央财政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将对地级以上城市建设“家政服务网络中心”给予支持。
通过建设“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可以利用电话、网络等信息手段,无偿为市民、企业提供供需对接服务,建立健全信息咨询、供需对接、人才调配、标准制订、资质认证、服务监督等功能。调查显示,有近40的城镇家庭需要社会提供家政服务。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国拥有家政服务企业近50万家,年营业收入1600多亿元,从业达1500多万人,其中绝大多数来自城市下岗工人、进城务工农民等就业困难群体。从部分地区经验看,在全国各地级以上城市建设“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将为5亿多城乡居民服务,每年可带动全国家政服务消费300多亿元。
姚坚说,目前服务业仍滞后于城市化发展,尤其是二三线城市,商务部将进一步完善二三线城市的商业基础设施。农村商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尤其是与农产品销售有关的保质、保鲜、冷链、检验检疫体系还不完善,需要解决城市耐用消费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问题。
姚坚介绍,今年一季度,农村市场取得较快发展,改变了多年来农村消费增长持续慢于城市的格局,这主要是国家连续多年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的结果。家电下乡政策效果明显,一季度累计销售下乡家电产品270万台,销售额40亿元,其中3月份销售148.5万台,销售额22.4亿元,环比增长70和72。
汽车及与住房相关的消费较去年底有明显回升,一季度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汽车类零售额增长11.1,家具类增长24.1,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0.2。
国家统计局16日发布,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398亿元,同比增长15。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9834亿元,同比增长14.1;县及县以下零售额9564亿元,增长17.0。
关于外贸企业转向国内市场的问题,姚坚指出,目前外贸企业在国内销售遇到了一些障碍,主要是企业需要适应国内以小采购商为主的经营模式,这与海外销售更多依赖大采购商订单和信用证销售不同;另一个是经营秩序问题,在收账账期、付款方式、零售商和供应商关系等方面可能遇到问题。
他表示,随着对出口商、销售商、零售商经营活动的规范,政府服务的到位,外贸企业在国内的销售在当前是解决了市场问题,长远则是为企业向综合性贸易商转变提供一个新的发展契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