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全国创争活动指导协调小组 中华职工学习网首页 情景站 联系电话:010-68232149
 
 
    政治 | 军事 | 文化 | 娱乐 | 科技 | 体育 | 商业 | 财经 | 教育 | 法律
 位置: 中华职工学习网 >> 人物 >> 商业 >> 正文

李开复 用影响力影响教育

  2007/6/15 源自:中华职工学习网 【字体: 字体颜色

■若干年后,人们尊敬开复的不仅是他的科学贡献,事业成就,更有他对青年一代的热忱、爱心和奉献。———宋健

  ■我不能改变中国教育,但我可以做有影响力的工作。———李开复

  9月24日,西单图书大厦,GOOGLE公司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李开复售书《做最好的自己》。书中主涉教育。李开复表示该书版税亦捐给教育。

  2000年始,科技精英李开复涉足中国教育。5年来,他在“影响力最大化”生之目标追求下以信件、演讲、著书影响着中国学子。其作为因为:一、中国父母期望值过高;二、父母陌生世界,疏于科技,使得学生难与父母沟通;三、教师不能传道解惑;四、一元化追求下,学生心气浮躁、零和竞争、道德滑坡。直面沟通障碍,过时知识,落伍老师,诱惑社会,李开复创办了公益网站“开复学生网”,以“帮助学生走出迷茫、拥有智慧、道德重塑、做最好的自己。”

  李开复说:“我不能改变中国教育,但我可以做有影响力的工作。”

  

追随我心


  新浪聊天室里,网友问李开复人生目标,李开复答“获得最大的影响力,用影响力帮助自己、家庭、国家、世界、后人,让他们日子过得更好、更有效率。”大学二年级,李开复即把“影响力”定为生之追求,其追求显现在科技界、教育界。发生在他身上的四件事,李开复解释“皆受影响力驱使”。1998年他到中国创立微软中国研究院;2000年至2004年,在报上致信中国学生;2004年,创办公益网站“开复学生网”;2005年7月,从微软跳槽到Google,创建Google中国工程研究院。

  2005年7月5日,李开复对老板开门见山“I NEED TO FELLOW MY HEART”(追随我心)。李开复追随的是“青年+自由+透明+创新模式+大众利益+诚信=Google”、“连卓越都不够好”的Google。他设定的追随结果“把Google文化带入中国,创造中国Google”。有记者问李开复追随心的选择会给他带来很大麻烦(诉讼已经发生),李开复答:“只要我活一天,就做一天有激情的事情。这个决定,无论带来多大麻烦,我终身不悔。”2000年,李开复产生致信中国学生的激情时,2001年,他致信李岚清痛陈教育之弊时,直面反对声,亦是这样回答“无论带来多大麻烦,我终身不悔。”

  2000年至今,李开复致信中国学生(五封)、中国家长,解答学生2200多个问题;1998年至今,在高校演讲300多场。

  科技精英涉足教育,李开复经历了不自觉到自觉。按他说法,“冥冥中,也许是先父的安排。”

  1990年,在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做助理教授的李开复第一次回国讲学。在清华、社科院、北京信息学院,他感觉“每位学生在知识面前像海绵一样。”但吸收的知识(语音识别),他遗憾地承认“很陈旧,落后美国10至15年。”当时情况是“教师不懂,学生自己摸索,就像盲人摸象一样。”面对一双双眼中渴求新知识的“盲人”,他可惜“中国学生资质很好,但因与世界的脱节,眼看着被耽误了。”当时比研究生年龄稍长的李开复反思自己与中国学生差距所在“受教育环境的不同。”由此,他产生不平衡,由不平衡而生发内疚。他平衡、扭转内疚心境的举动———帮学子出国,拓展科技视野,让他们成为将世界科技前沿传输到中国的传导器。帮人出国,最多十人,李开复无奈“助人的力不从心。”此时,他的两个女儿渐疏中文,李开复忧心中文危机使她们疏离中国,一如当年母亲对他的忧心。

  1998年,李开复就职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新职兼顾了事业、家庭所需,亦方便了他助人之念。中国两年,前18个月,他埋首业务。业务之一,到高校演讲,主讲科技。一天,某学生咨询引领李开复进入人文领域。这个著名学府的学生直截了当问他“我希望像您一样成功。”李开复问:“你理解的成功是什么?”答:“当官管人很过瘾,尤其给员工发薪水时,一定有大权在握的感觉。”李开复暗自吃惊“怎么会追求这种外在的、肤浅的感觉。”不理解的李开复咨询周围人并有意与学子“闲”聊,始知该生不是个例。他透视这种追求一元化成功的危害。“如果这个学生带着这种想法进入任何一家公司,他不会被上司欣赏甚至很快被解雇,因为他将追求的个人感觉置于公司之上。”另外,该生触痛李开复一个隐衷,李开复先父遗愿,著书《中国人未来的希望》。身为大学教授的父亲珍视青年这一未来希望。晚年,他欲寄语青年种种,惜天不假年。眼前这个有着畸形追求的学生让李开复对中国未来希望生出失望。美国某期《新闻周刊》封面故事写道:中国崛起已不是预测,而是事实。但事实上,中国青年智商很高智慧不足。他们困惑、不自信。虽然出生在崛起中的拥有选择的时代,但时代没传授他们选择的智慧并用智慧选择成功。

  如果说1990,李开复帮人出国是想让几个“盲人”重见光明,1998年的李开复在得知相当人数青年心灵有疾后,他产生致信中国学生的冲动。他将想法告知公司员工,员工立即形成两派———支持和反对。反对派理由:微软涉足教育是不务正业,不仅无济于事,反而易惹祸上身,得不偿失。面对反对之声,李开复决定退一步,以个人名义致信。2000年,《致中国学生的一封信》刊登《光明日报》。第二、三、四封信刊登《中国青年报》。

  
成功同心圆


  第一封信,李开复主讲诚信。

  “善大,莫过于诚”、“好的品德是最好的买卖。”微软对员工期望的“核心价值观”———诚信位居第一。曾有一位学生问我:为什么把诚信放在智慧之前?我说这是为了公司利益。我曾面试一位在技术、管理方面都相当出色的人。闲谈时,他表示,如果我录取他,他可把在原来公司工作时的一项发明带过来。他强调,那些工作是他下班之后做的,他老板并不知道。那一刻,我决定———放弃他。

  多年来,美国部分教授对部分中国学生产生诚信危机,他们不相信中国学生的推荐信。因为知道这些推荐信出自学生自己之手,已无参考性可言。相反,美国教育中的诚信培养渗透生活诸细节。我11岁到美国时,由于英文不行,逢考试,校长将考题交给我说,目前你还应付不了考试,回家做吧,我相信你不会看课本的。

  第一封信,李开复收到400多封回信。一个证明他诚信的事例是,他一一回信。回信引来更多咨询,主要集中在“如何成才”、“如何成为卓越领导人”。李开复根据自己成功总结出“成功同心圆”———成才的内核是正确的价值观,次为态度(积极、同理心、自信、自省、勇气、胸怀),最外层是行为(追寻理想、发现兴趣、有效执行、努力学习、人际交往、合作沟通)。

  第二封信主题“从优秀到卓越”。

  就如何成为卓越领导人?李开复交底自己职场经验———情商(EQ)为主,智商(IQ)为辅,外加谦虚、执著、勇气。从优秀到卓越,李开复说:“其过程是超越自我的过程。但很多中国人将此过程扭曲为打败对手的竞争,结果往往是‘零和竞争’,既不能使自己也不能使他人得到提高。我送给大家一句老祖宗的话‘胜者,不在胜人而在胜己’。”

  2004年5月,李开复写第三封信的背景源自2月份发生的马加爵事件。一位学生坦诚致信李开复。你的第一封信是以美籍华人的身份对青年讲一些大道理,适用50%的普通人。第二封信适用5%的精英。如今,马加爵事件轰动全国,想看到您就此事撰写的文字。精英毕竟是少数,迷茫的人是多数,迷茫的人比精英更需要点拨。与此同时,李开复在新浪聊天室收到诸多邮件。他敏感意识“大多数学生需要的不是如何从优秀到卓越,而是如何从迷茫到积极、从失败到成功、从自卑到自信、从惆怅到快乐、从恐惧到乐观。所以,第三封信,李开复定位“成功、自信、快乐”。他寄希望该信使读者理解成功、自信、快乐是一个良性循环:从成功中得到自信快乐,从自信中得到快乐成功,从快乐中得到成功自信。

  李开复从马加爵与心理学家对话中得出“马加爵不是一个邪恶的人,而是一个迷失方向、缺乏自信、性格自闭的孩子。比如他说,‘我觉得我太失败了,同学都看不起我……很多人比我老练,让我很自卑。’马加爵和很多大学生一样,渴望成功、自信和快乐,遗憾的是他至死没得到,没得到外界鼓励,这一自信力量的支撑。”中国教育特点,视人的成长为不断克服缺点的过程,身负教化使命的师长,“不骂长不大,不打不成才”观点根深蒂固。我在台湾读小学期间,上课好讲话,老师惩罚我的举措是胶条封嘴。中国教师使命,让孩子听话、守纪律、改邪归正。微软总部有1千多名中国人,但进入管理层的凤毛麟角,其比例低于印度人。微软高层观念,中国人可以当优秀工程师,但做不了管理者。该结论来自“中国人开会不说话”,美国人视不说话等同没思想。我觉得不善表达归结于教育的失败。应试教育、排名文化、机械记忆抑制了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激情力。把学生训练成了乏于创新、自主意识薄弱的考试机器。应试还导致个人竞争,破坏团队合作。如果从清华和麻省理工各选10名学生进行编程比赛。若是个人比赛,可能难分上下;如果以小组为单位,清华肯定大败。

  自信需要鼓励。杨振宁评说,中国教育适合一般人,美国教育适合聪明人。聪明赖于挖掘和鼓励,挖掘越深,教师越有成就感。我刚到美国时,上课听不懂。一次老师问“1/7换算成小数等于几?”我虽然不懂英文,但认得黑板上的1/7,我立刻运用中国教育的背功回答:0.142857142857……全班惊呼。老师称我“数学天才”并让我参加数学竞赛,加入数学夏令营,帮助同学学数学。她给了我自信,以为自己真有数学天分。上高二时,在大学兼课的老师开车带我学大学二年级数学。如今,时间、实践证明我不是数学天才,但美丽的谎言给我播下自信和勇敢的种子。

  在卡内基·梅隆大学攻读计算机博士学位时,系主任对我讲,当你拿到博士学位时,我相信你会成为业内一流专家。这话是我走向一流的内驱力。我在苹果公司时,一天,老板突然问我什么时候可以接替他的工作?我非常吃惊,表示自己缺乏他那样的管理经验,但他说,经验是可以培养和积累的。他给我两年期限准备。走向管理岗位后,我惊讶自己这方面潜力远远超过了自己的想象。

  自信需要机会。一天,比尔·盖茨召集会议。我因怕说错话而一直发憷在他面前讲话,但不得不讲,于是我将心里话倒出来“我们公司员工智商很高,但因整天改组而造成低效率。低效率说明员工智商是相减的,而别的公司是相加的……”会后,比尔不但接受了我的建议,还经常引用我的话。从此,我不惧怕在任何人面前开口。这个例子印证一个真理“你没有试过,你怎么知道你不能”。来自外界的机会可遇不可求,不可求时,你要自己给自己找机会。如你不妨试坐前排,坐前坐后,看似选择的是位置,实则是人生态度,积极或消极,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

  微软亚洲研究院主任研究员周明上中学时刷了108个瓶子,打破校史纪录,从而获得自信。由此,他找到自信的六字真经:不要小看自己。 第三封信,相比前两封而言,李开复收获了他期待的影响力。三天内,收信205封,点击率24万人次。李开复一一回信。由此,他意识影响力最大化的便捷途径———网站。他形容“一个好的网站好比一所好大学。”7月,公益网站“开复学生网(www.kaifulee.com)”开通。2004年,李开复回信2000多封。

  第四封信,李开复这样开头:2005年2月10日,我回复了“开复学生网”开通以来第1000个问题。关掉电脑后,一封学生来信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开复老师:就要毕业了,回头看大学生活,我想哭,不是因为离别,而是因为什么都没学到……要说收获的话,就是对什么都没有的忍耐和适应。”这封信道出不少大三、大四学生心声。我的经验是从入学第一天起,就要做好7项计划———自修之法、基础知识、实践贯通、兴趣培养、积极主动、掌控时间、为人处事。只要做好这7点,临毕业时绝不会是“对什么都没有的忍耐和适应”,而是“对什么都可以有的自信和渴望”。

  我在哥伦比亚大学任助教时,有位中国家长抱怨:“你们到底教些什么?我孩子读完了大二计算机系,居然连Visi Calc都不会用。”我道:“电脑日新月异。我们不能保证大学里所教的任何一项技术在五年后仍管用,但我们能保证你的孩子学会思考并掌握学习方法。”她接着问:“学最新的软件不是教育,那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呢?”我说:“如果丢掉了学过的东西,那么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这话来自教育家B.F.Skinner名言。”剩下来的东西就是自学能力,也就是举一反三或无师自通的能力。有些同学羡慕我在读书时幸遇获得图灵奖的大师传道授业。其实,他并没教我多少知识,仅是指出方向。他让我悟出学习的四个境界:熟能生巧、举一反三、无师自通、融会贯通。

  另外,学生中普遍存在“应该做的事情”与“喜欢做的事情”间的冲突。有些同学期望不必考没用的题目,不必上没用的课,不必听他们不信任的老师讲课,但这是不可改变的。我是这么调合“应该”与“喜欢”。给自己安排一个时间表,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应该”,然后亲近“喜欢”。人生有限,大家应把有限的时间用在“喜欢”上,但必须先把“应该”做得足够好。就是说,你要学会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我做事奉行三原则:有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度量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分辨两者差异。

  当我大二时认定一生目标———影响力最大化时,我发现我距离目标最远的是演讲和沟通能力。于是我硬着头皮上台,以致赢得今日“口才好”声誉。几年前,我工作目标之一,扩大公司人际关系网以获得信息。大目标下的小目标是———“每周和一位有影响力的人共餐,共餐时,要求他再介绍一个有影响的人给我。”一年后,人际网的庞大超过了我的想象。

  2005年2月,李开复撰写第五封信。主题———“你要自主选择”。

  在“开复学生网”上,我每天都看到“只有你能告诉我,我该怎么做”这样的被动思维。中国父母、老师习惯越俎代庖帮孩子设计人生规划。孩子从小亲近“从上”、“从众”,疏远“自主”。我认识不少来美国读书的中国学子,很聪明,但无思想。微软做过一个统计:每名员工所掌握的知识,只有10%来自积累,新知识是加入微软后学的。该数据表明,一个缺乏自学能力、独立思考的人难在现代企业中立足。创立“开复学生网”初衷是“帮助学生帮助自己”,但让我吃惊的是,有些学生希望我也来个越俎代庖式的帮助。

  30年前,员工都是企业机器里的齿轮。齿轮好坏标准是耐用不耐用。30年前的公司雇用的是有专业知识、埋头苦干的耐用齿轮。今日企业欣赏积极主动、激情洋溢、灵活自信的卓越齿轮。比尔·盖茨即是激情洋溢的卓越齿轮。他说他每天清晨醒来,一想到技术进步给人类生活带来诸多便利就激动不已。美国优秀投资家,华伦·巴菲特这么回答学生讨教的忠告:“我和你没什么差别。如果你一定要找一个差别,那就是我每天有机会做我喜爱的工作。”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刚入大学时,想从业法律或政治。一年多后爱上计算机,每日疯狂编程。大二一天,我做出一个重大决定:放弃此前在哥伦比亚大学法律系修成的学分,转入该校默默无名的计算机系。我告诉自己,人生只有一次,不应浪费在没快乐、没成就感的领域。当时朋友劝我,变专业会付出很多代价,我说,做一个没激情的工作会付出更大代价。那天的决定成全了我今天在计算机领域的成就,否则,我现在可能是美国某个小镇上一个既不成功又不快乐的律师。

  Google创始人Sergey Brin和Larry Page做电视访谈时,记者问他们的成功归功哪所学校?他们没回答斯坦福大学或密西根大学,而是“蒙台梭利小学”。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自己的事自己做主”。

  我的同事张亚勤说,那些敢于尝试的人一定是聪明人。他们不会输,他们即使不成功,也能从中汲取教训。只有那些不敢尝试的人,才是绝对的失败者。

  不要坐等机遇上门,因为那是消极做法。屠格涅夫说:“等待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什么事也不做地空等,另一种是一边等,一边把事情向前推动。”我在攻读博士学位时,将语音识别率从40%提高到80%。有老师认为我往后做的事,写好博士论文拿到学位。但我很清楚,第一步的成功只是机遇,而不是答案,因为80%识别率绝不是最后最佳结果。而且,每个研究机构都在学习、使用我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如果此时埋头写论文以求尽快毕业的话,别的学校或公司很快就会超过我。所以,我不能停步。那时,我每周工作七天,每天工作16小时。识别率从80%提高到96%。我毕业之后,这个系统多年蝉联全美语音识别评比冠军。1988年被《商业周刊》评为“年度最重要发明之一”。如果我当时在80%前止步……由此我悟得,生之旅途上,你是自己惟一的司机,不要让别人操纵你的人生之车。

  2005年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斯蒂夫·乔布斯(苹果公司总裁)讲了一段话。我愿与中国学生共享:你时间有限,不要让任何人的意见淹没了你内在心声。要有追随你内心和直觉的勇气,你的内心与直觉知道你真正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除此之外都是次要的。

  一位母亲将李开复的信抄写给外地读书的儿子。她选择抄写而不选择电邮,她寄希望“我一笔一笔抄写的东西,他可能会读吧。”

  
致中国家长


  “你为什么不给我们父母写封信呢?”李开复收到一些学生来信。他问他们:“你们希望我说什么呢?”他们说:“告诉我们父母:我们长大了,可以照顾自己,就让我们自己碰碰钉子吧”、“你们对我期望好高,我总是达不到,觉得对不起你们。我希望你们能够接受一个平凡的我”、“当你们看到我尽力而为后,可否鼓励鼓励我”、“我不想做个读书机器,我想找到自己的兴趣,希望父母支持”、“我好想和父母成为朋友,但我觉得希望不大”……

  李开复于是撰写《致中国家长的一封信》———中国人总是把听话视为孩子优点。我却希望我的孩子成为讲理的孩子。听话的孩子不见得懂道理,讲理的孩子会在你有理时听话。

  21世纪是自主选择的世纪。如果长大的孩子只会背诵知识,凡事习惯由人做主,那他进入社会就算不被欺负,也不会被重视。美国谚语:我听到的会忘掉,看到的能记住,做过的才懂得。爱孩子的父母,你要把选择权给孩子,让他在“做”中产生主人翁意识。我5岁时,父母要我读幼儿园,但是我想读小学,于是他们把选择权给了我:“考上了就让你读。”我特别珍惜这个自主选择的机会,我真的考上了。

  信任比惩罚更能激起责任心。可以惩罚懒惰、依赖、逃避、不负责任……但不要惩罚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

  美国教育方式———表扬与鼓励。我读书时,提出与导师思路截然不同的技术方案。导师说:“我不同意你,但我支持你。”他的鼓励最终使我沿着自己的路获得成功。

  考入哈佛的汤玫捷说:“不要相信成才公式,因为我们是野生植物,不是园林植物。每个人独特的优点就是自信的源泉。”父母要做的事,帮助孩子发现他独特的优点。

  一个人的快乐来自他从事有兴趣的事。美国追踪研究1500名商学院学生20年。得出:追逐兴趣并发掘自身潜力的人不但更快乐,而且更容易得到财富和名利。

  多创造孩子与人相处的机会。戴尔·卡耐基说:“成功的人15%来自智商,85%来自情商。”

  
美国头脑中国心


  涉足教育越深,李开复越发认识学生病根源自教育理念与体制,于是他上移影响力。2001年10月,就中国教育现状,李开复致信李岚清———

  师资不足、科研欠缺、管理混乱、应试扼杀学生创造力、被动及浮躁的学风影响学生成才、个人主义阻碍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按教学大纲按部就班教学,陈旧知识落后时代。以致知识与就业脱节。应树立公司是学校客户概念。李开复诚恳表示“上述六大问题曾使我有改行当教授的冲动。但是,教授只能改变数百学生,而中国有数亿学生。只有彻底改革教育才能给学子成才机会,给中国成为科技强国的机会。希望该信对岚清总理有帮助。若有需要开复帮助的地方,只要是帮助中国青年的事情,开复义不容辞。”

  义不容辞作为之一,李开复将自学美国教育心得《美国大学启示录》上网,后发表《科技日报》。他试图将美国教育成败得失给改革中的中国教育以参照。他开篇语———《老子》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网站开通一年余,李开复每天至少上网一小时与学生谈心,答疑解惑。学生问题集中在“我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想换专业,怎么办?”、“在大学里学不到什么东西,很苦恼”、“名利是坏事吗?”、“如何提高人际关系能力?”、“做干部有用吗?”“为什么要学好数学,我觉得数学用处不大”、“笨鸟如何先飞?”……李开复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和中国青年谈心让我很有成就感。”成就感契合了他喜欢的一首诗《The Road Not Taken》(未选之路)———“黄色树林里分出两条路,惜我不能同时涉足……我拐上人迹罕见的一条路,荒草萋萋,清冷幽寂……这是我一生的道路。”李开复在“帮助学生”这条路上追求的影响力从三个数字中得到显现:注册会员43000人,潜水者20000万人次,回答2200多个问题,发帖100多万。

  5年来,“开复论坛”谈论最多的是“如何成为融会中西的国际人才”。李开复之所以屡谈融会中西,是从他自身经历中体验中西结合之妙。1994年,李开复父亲弥留之际,长姐问父一生最安慰的事,父环顾子女“你们7个……”父亲眼中,7人都是融会中西的成功人士。其中有李开复这样的“世界财富”,也有社工。父亲认可幺儿李开复“美国头脑中国心”。李开复说他的头脑经过美国30多位师长栽培,此栽培有助于动手动脑。他在哥伦比亚大学东方哲学系进修的《论语》、《老子》、《庄子》……有助于动心。人称融会中西的李开复是“科技领域里的人文学者。”

  李开复书房悬挂钱穆墨宝“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父亲将这一有形的珍爱传给了李开复。另一无形传给———遗愿。父亲病中做一梦,在水边一块石头旁拾获一张纸,上书四字“中华之恋”。父亲生前夙愿,著书《中国人未来的希望》。可惜,天不遂愿。李开复安慰父亲,他尽力圆他梦想。自此,李开复肩负父命。《做最好的自己》,李开复希望可以告慰父亲。

  2000年8月,微软召回李开复时,李开复以“其实不想走”述他眷恋之情。不想走的理由四个,其中之一,建起独一无二的智慧岛。如今,Google中国工程研究院赐他再建智慧岛的机会,同时,亦是他二次圆梦父命的机会。美国高盛公司前总裁约翰·桑顿评说李开复“他是少数深谙中美文化的人,在中国崛起过程中,他会以其追求的影响力影响着他希望的影响。”

上一篇文章: 李开复的Google生涯
下一篇文章: 周云帆简介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