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 “终身教育券” 建设学习型城区

中国教育报讯 (记者 朱振岳)这是一张比5元人民币略长的纸券,上面印有“上城区社区学院”的字样。你可别小瞧它,这就是上城区教育局刚刚印制好的“终身教育券”,面额10元,共有7种颜色,分别代表了社区学院开展的不同类别的培训。2004年元旦刚过,上城区政府按全区每人每年2元的标准,在全国率先推行“终身教育券”制度,区政府把总值62.8万元的“终身教育券”发放到市民手中。
上城区教育局副局长蒋莉介绍说,“终身教育券”将向弱势群体倾斜,由社区学院根据年度培训方案落实发放渠道,考核评估合格的单位,在年度培训项目结束后,凭回收的“教育券”结算相应的经费。“终身教育券”通过“培训部门设计菜单,政府及各行业部门买单”的形式实施,今后,每一位在上城区生活、工作的市民都有参与社区终身教育学习的机会。此外,上城区还推出“时间银行”等一系列激励机制,每一位社区教育志愿者在为他人提供服务之后,能在“时间银行”储存一定数量的学习时间,累积到一定数额时,就可以免费参加其他培训。
社区学院的师资一般都是外聘,教师绝大多数是兼职。浙江大学教育专家刘力教授,目前担任社区学院院长,他除了参与社区学院日常工作外,还义务承担了一些研究和授课的任务。他笑称自己是社区学院的第一名义工。为了让教师资源共享,提高社区学院教学质量,上城区教育局设立了教师社区服务学分制,这在全国也是首创。上城区近2800名在职教师都是社区学院的义工,他们每人每年将义务参加10小时以上的社区教育服务工作。
教育设施实行使用计时付费制是上城区社区学院的又一个创举。具体做法有:建设并充分利用实践基地,将生存教育、环境教育、劳技教育、艺术教育等纳入到新课程改革中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各部门、各教育机构的教育资源,除义务为社区教育提供资源服务外,可采用适当的计费服务,以公平合理为原则,达到设施使用率最大化的经济效果。目前,上城区已有100多家单位提出愿意和社区共享300多项资源。
有关专家认为,上城区改革现行的教育培训体制,变政府办学校为政府花钱买教育,变部门指令性培训为政府采用“终身教育券”形式补助各类人员主动参与培训,这一做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上城区社区教育培训以“效益兼顾公益,互惠互利双赢”为基本原则,采取“培训部门制订菜单,个人、单位、政府买单”的形式,其中个人为提高学历文化、改善生活质量而参加的学历、文化补习、专项证书培训及休闲健康、才艺等培训由个人买单;学院与单位(企业)合作举办的培训由单位(企业)买单;针对社区弱势人群开展的提高生存技能的培训,采用发放社区教育券的形式,由政府买单,最终形成社会与经济效益兼备的教育市场,实现“以院养院、以教养教”的目标。
据悉,根据要求,上城区人民政府督导室已将社区教育纳入教育督导评估范畴,根据社区教育的特质制定科学的评估体系,从社区的机构、领导、投入、管理、基础设施、教育过程、效果、质量等多方面进行全面的监督评估,以保证社区教育的健康发展。
|
|